世紀旅游網訊 2016年9月30日,???mdash;—本報訊:(通訊員 李國廷 作者單位 海南航空運行控制部)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航空業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提升海量運行數據的利用率,深入分析獲取關鍵信息,提升公司運行品質,是海南航空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海南航空在建立燃油監控系統后,依托海量數據整合分析平臺,使落地剩油優化工作從逐班定性分析升級為系統性全面定量解析,整體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航班落地剩油是指飛機到達目的地機場后的實際剩余油量。通常這部分油量不能過低,觸及安全底線,同時也不宜過高增加運行成本。海南航空通過系統性解析航班數據,在合理降低備份油量的同時,降低了公司運行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益。
據海南航空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鎖定主要影響因素是系統性全面分析落地剩油問題的關鍵??紤]運行條件隨時間的變化,海南航空截取近幾年航班計劃與實際運行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篩選與落地剩油密切相關的航路距離、飛行高度、業載、氣象等因素,排除客觀運行條件的變化,計算影響因素的權重。將每條航線主要的落地剩油影響因素按權重排序,鎖定關鍵因素,深入解析,為后續制定詳細改善方案奠定基礎。
此外,由于運行條件不同,影響各航線計劃落地剩油也會存在差異。海南航空從差異處入手,深入解析關鍵因素,“辨證施治”提高運行精準度。
因素一:業載偏差
航空飛機計劃業載偏高在計算飛行計劃時會直接導致計劃耗油增加,而當班實際飛行耗油通常會低于計劃,最終表現為落地剩油增加。海南航空對過去三年近600,000條航班的計算機飛行計劃、離港系統數據以及航班貨運數據等綜合解析表明,業載偏差與貨量數據準確度,旅客行李重量偏差以及放行政策密切相關,而放行前收到的貨量數據與實際偏差較大是造成計劃業載偏高的最主要因素。通過規范報貨工作流程,根據歷史統計數據細化航線旅客行李重量等措施,海南航空不僅提高了業載精準度,降低了落地剩油,還對一些不滿客航線實現了可用客座數的增加,極大提高了公司的收益。
因素二:實際飛行距離、高度偏差
飛機實際飛行距離與高度受運行條件與空中流量情況影響明顯。海南航空每月統計近20,000條航班的距離、高度信息,與上月以及去年同期進行統計對比分析。
針對平均實際飛行距離增加超過10海里的航班,海南航空統計偏差出現的原因以及頻次,并結合近期航路調整情況,對偏差情況給出問題分析。同時對于可改進的方面給出改進建議,如對于可申請臨時直飛縮短距離的航班,建議在放行時對機組進行提醒等。
針對實際飛行高度偏差超過1000英尺的航班,定位高度偏差過大航段,統計偏差出現頻次,海南航空結合簽派員以及飛行機組反饋,詳細分析偏差原因。對存在可申請更高飛行高度層的航段,要求在放行資料中對機組進行明確提醒。同時針對確實受運行限制導致飛行高度降低情況,給出建議的計劃高度,并定期對實際飛行高度偏差較大航班提供計劃高度修正建議。
利用大數據分析對航班實際飛行距離、高度的監控與修正在保證航班落地剩油得到定期優化的同時,也極大降低了公司航班航路運行的風險,為運行安全增加了一層保障。
因素三:特殊航線運行限制
部分運行情況特殊的機場,如烏魯木齊機場,受所選備降場的限制,進港航班落地剩油通常高于一般機場。海南航空近三年約23,000班運行數據分析顯示,夏、秋季烏魯木齊天氣相對穩定,航班備降概率較低,可使用較近的備降場來降低落地剩油。海南航空現已持續進行烏魯木齊進港航線落地剩油優化工作,每月可節省燃油近20噸,增加業載300噸以上。
因素四:航班放行額外油差異
在相同運行條件下,由于工作經驗等情況的差異,不同的簽派員對航班放行所需增加的額外油都會有不同的預計值。海南航空每月將簽派員放行航班的放行油量與實際油量進行比對,對每個簽派員放行航班的特點進行歸納分析,制定燃油績效管理方案,在保證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降低航班額外油,培養簽派員節油意識。
從2013年至今,海南航空優化落地剩油工作已累計節油超過12,300噸。海量運行數據的應用在優化落地剩油并節省運行成本的同時,也為海南航空精細化運行奠定基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