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攜程商旅剛剛發布的《2020年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商旅支出下降51.5%,至6940億美元。“中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增長2.3%。IMF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1%。”中國2020年的商旅支出達到2484億美元。
在如此巨大的國內差旅市場的份額下,全國2020年底涌現出了不少差旅管理(機票代理)公司,但是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差旅管理公司是否全部合規呢?
在調研了大量的公司行政、采購、差旅負責人員發現,目前國內的機票代理依舊存在著以下幾種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真假行程單
現在還有很多企業是與沒有任何《機票代理資質》的服務商在進行合作,這種就屬于“黑代理”。這里就存在了風險,這些黑代理是沒有銷售的資質的,他們就類似于一個中介,他們的票源不能得到正規渠道的保障,所以他們提供的行程單是否真實得不到保障。
另外,不少機票代理公司都有“低價高開”的“業務”,通常是一次打兩張行程單,一張真實價格,一張價格做假。一家公司更是明碼實價:“打折機票開全價,手續費100元;經濟艙開成頭等艙,手續費200元。”
虛假行程單對旅客最大的威脅在于,一些黑心的機票代理機構通過行程單作假,騙取旅客額外的票款。例如,用正規的行程單平推套打,修改真實機票的價格,卻向旅客報出高價。
更惡劣的是,一些“票販子”性質的黑代理不僅出具假的行程單,在騙取錢財后,還將機票退掉或者干脆不預訂機票,導致旅客無法乘機。
二、違規/違法開票
現在很多差旅管理服務商(機票代理)與企業都存在著長期的合作協議,大部分服務商會為企業提供墊資月結的服務,這就涉及到了月底對賬的工作。自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行程單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的憑證,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出于某些因素的考慮,他們會選擇讓機票代理直接開具9個點發票來進行核對報銷付款,但是根據《財稅2016第36號文件附件一》名詞解釋,機票代理屬于“現代服務”中的“商務輔助服務”,只適用于6%的增值稅稅率。但是調研中我們發現,有些服務商代理人依然會滿足企業開票需求,有違規/違法開票的行為。
以上亂象之根源,在于開一家沒有資質的“黑代理”,所需不過一間小屋、一臺電腦、幾部電話就可以。隨著疫情以來,企業力求降低成本,加速了內部管理在線智能化,這些“黑代理”的生存空間受到一定的擠壓,而國內機票的利潤又十分微薄,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行業亂象屢禁不止與票代無法從正規渠道獲得盈利有直接的關聯,這迫使一些機票代理鋌而走險,動起了歪腦筋。
至于如何運用“市場之手”來解決這樣的行業問題,專家們建議:
企業在選擇服務商時,要仔細審核服務商的相關資質;收到行程單等票據時,可以上航空公司官網進行查驗真偽;允許代理服務商明明白白地收取服務費;雙方必須明確好代理服務商的權利和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給予機票代理商更好活下去的機會,真正讓他們專注于服務,而不是違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