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為地開辟山水地貌,結合建筑的布置與植物的栽植,形成的一個供人觀賞棲居的環境。建筑與山水,往往在園林中互相成就。
在遠古時期,部落的選址就遵循著依山傍水的基本原則。在歷史的變遷中,山水被賦予的內涵也在不斷充盈、變化。在唐宋以前的世界,山水更多承載著哲學層面上的“智慧”、“道德”,而宋以后的社會生活中,“人文山水”的比重大了起來。人生與山水之間的觀照成為山水園林被賦予的新內涵。高居翰曾點評道:“中國文人不僅在乎園林之美,更在意“園居之樂”。
無論何時,中國人山水居游的理想始終未變。因此古人與今人無論在造城、造園或者是盆景的造景中,均講究山水、建筑、植物等景觀的相輔相成、相互協調。
如今,在成都龍泉驛的東安湖邊,一座現代的山水園林將在明年夏季如約而至,是古建筑藝術在當代的表達、古代盛景在未來之城的呈現。
山——龍泉山
龍泉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每年春天桃花和梨花盛開時,整個龍泉山一片錦繡,是成都人踏青旅游的好去處。
早在公元1023 年,北宋山水畫家高克明游歷巴山蜀水之時,就曾在龍泉驛停留小住,稱此地為溪山東安之鄉。據推測,其畫作《溪山雪意圖》的局部取材,就是源于千百年前龍泉山及東安湖附近的地貌與景致。
今天,龍泉山正在迎來一場巨變。東進的策略使成都的發展跨過龍泉山脈,從“兩山夾一城”
到“一山連兩翼”,龍泉山成為支撐起兩翼的脊梁。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變身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水——東安湖
作為大運會重大配套項目、龍泉驛區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表達,東安湖從今年6月開始蓄水,在多項水環境治理的嚴格措施下,東安湖將不負眾望,在明年大運會時為全世界呈現一湖碧水,盡顯公園城市生態之美。
生態修復更是東安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生態修復與湖水蓄水同步進行,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期,金魚藻、苦草、菹草等各種水生植物科學分布在水底,隨著水波蕩漾開來;岸邊,美人蕉、風車草、菖蒲等,也叢叢生長,既美化了景觀,又對水生態起到了重要修復作用。
樓閣——東安閣
東安閣,作為2021年大運會主宴賓樓、成都市重點打造的“東安十二景”核心景點之一,是展現中國文化、巴蜀風采的重要窗口。
據悉,東安閣由一線文旅規劃設計品牌華采堂主導設計。作為東安閣的策劃、建筑設計、燈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的唯一設計單位,華采堂團隊展現出了強大的專業能力。
閣樓整體采用唐代風格,嚴謹地按照唐式高閣的建筑形制設計建造。同時,萃取太陽神鳥形象、蜀錦與寶相花紋元素,來展現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建筑外立面采用包銅工藝,賦予了尊貴厚重的質感。碧瓦朱甍、飛閣流丹,盡顯蜀川之美。
東安閣4月19日動工,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砌筑和外立面施工準備,將于大運會時如約與大家見面。
植物——松柏芙蓉,蘭桂飄香
東安閣旁有三個主要的種植區,分別為:東安樓閣煙波種植區、夕亭鏡心濕地種植區、山房聞雨民宿種植區。
東安煙波種植區:營造登高望遠,松海簇擁、煙云縹緲的仙居樓閣之感,東安閣兩側種植高大松柏喬木,姿態古樸優美,造型虬枝曲折,營造松濤陣陣,其姿態與東安閣相呼應。
夕亭鏡心濕地種植區:為濱水濕地區,采用水中芙蓉——荷花作為主題植物。配合岸邊垂柳,醉魚草等耐水濕植物,營造出垂柳濤濤,荷香陣陣之美境。
山房聞雨民宿種植區:山房迎接遠來貴客,采用君子之花——蘭花、十里飄香——桂花、體現欣然迎來貴賓翩然之至。蕙質蘭心,倚坐亭廊,細聞雨中的淡淡桂香,心神安定。
漫步在雨后的東安湖畔,巍峨的樓閣宛如凝固的禪意,踏入古樸青石匝地的水邊平臺,見樓閣浮于煙波浩渺的水面,望之心胸開闊,恍然若失,卻又若有所得......
登樓遠眺,近處為大氣又不失精致的雕花斗拱、銅制欄桿,遠處依次為波光粼粼的東安湖、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太陽神鳥”的大運會主體育館,暢想古今,莫不生出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