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概念,更多的是實踐要求。它主要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以旅游業帶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發展理念和模式。作為近年來比較新興的旅游規劃方向,也許許多人或者企業還存在對其一知半解的情況。
為此,筆者采訪了國內一線文旅規劃設計機構華采堂,他們在全域旅游規劃、文旅規劃設計、特色小鎮規劃設計、特色小鎮設計、田園綜合體規劃等方面,都有著非常豐富的項目經驗。此次,他們談到了全域旅游規劃的“五全“模式,希望幫助大家探尋最適合發展模式。
華采堂設計效果圖
一、全區域覆蓋
發展全域旅游,需要構建大旅游綜合管理治理體制機制,統一整個區域的發展和管理機制,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推動相關產業的調整發展,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探索出發展新模式、新路徑。實現旅游業與經濟社會相互促進、相互提升,區域治理體系完善和旅游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步發展。
二、全產業融合
全產業融合的實質是“旅游+”,“旅游+”是旅游業與各行業完全滲透的藍圖,而“+旅游”是各個行業主動融合旅游的全新的發展格局。這就是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通過這種轉變,能夠讓一產、二產,包括文化創意產業等和旅游業進行融合。
比如休閑農業、休閑漁業、旅游商品、文化創意等,包括對品牌的包裝等,通過產業的融合,使全域旅游形成綜合化、多元化的閉合性產業模式,帶動區域類產業的全面提升。
三、全方位服務
所謂全方位服務,主要針對對游客來講。全方位服務強調不斷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提供更多的讓游客滿意的產品。這就要求旅游要素的配置以游客體驗為中心,以提高游客滿意度為目標,整體優化旅游服務的全過程。通過全方位服務,可以讓游客有更多的選擇、獲得更好的服務,從而能夠更好地體驗目的地。
四、全社會參與
全域旅游的發展不單單是旅游相關部門的事情,而是整個全社會、各個角色都會共同參與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
“政府搭臺實體化”,由政府主導,打造集產業、管理、投融資、項目交易、資金監管、規劃設計、人才培訓、信息化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全域旅游產業服務平臺——智慧化的旅游產業服務平臺,為全域旅游的發展提供支撐。
“產業服務集中化”,企事業單位和協會、社區就能夠把招商、管理、融資、人才等都進行一個整合,把區域的產業帶動起來,調動行業積極性,促進產業合作、新業態創新以及行業環境的營造。
五、全流程保障
推動全域旅游的發展,必須要從頂層設計,包括旅游發展的機制、旅游發展的政策、資金等方面 ,讓整個全域旅游得以貫徹和執行。從景區運營模式、產業發展模式、品牌文化塑造等多個方面進行全域規劃,并將有吸引力的資源、產業、元素、文化等都轉化為旅游新產品和新的吸引物,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保障全域旅游發展的可執行性。
最后,華采堂談到,全域旅游是通過全域資源整合,實現全域資源旅游化、擴容資源發展空間的,一種創新性、綜合化的發展模式。全域資源旅游化,除了傳統資源,還要把一些新興資源挖掘出來,再實現旅游化,從而擴展旅游及全域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全域旅游 規劃設計 文旅規劃 田園綜合體 度假區創建 特色小鎮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