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招商蛇口布局全國的第5座意庫,招商·東湖意庫已開啟南昌“文創園IP化”新探索,其精心規劃的“十字軸IP打卡景點體系”,值得我們細致探究。
什么是“十字軸”規劃
據意庫團隊介紹,園區“十字軸”規劃,是圍繞以老專八線為縱軸打造的“工業文化軸”,及以龍門架為橫軸打造的“人文藝術軸”,交叉形成全區文化體驗空間。
兩大軸線,有序串聯起各具特色的IP打卡景點,將原生工業歷史文化與新生人文藝術內容融合,讓人們可參與、可理解、可玩味,同時也讓文化在意庫被傳承、傳播,浸入生活日常。
人文藝術軸(橫軸)
主要IP景點:龍門架、十字禮堂、環湖劇場等
[龍門架]
原為儲運公司建造的大型雙梁行吊,用以支撐吊裝貨物的大型起重機,全長120米、高10米,橫跨整個集裝箱堆貨場,中央兩側設有站臺。
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工業風格建筑體,龍門架被視為難得的工業歷史遺存,原貌保留至今。未來經稍修改造,將成為園區空中觀景臺、露天秀場,并開放供廣大市民參觀游覽。
[十字禮堂]
建筑面積約238㎡,層高約9.17米,園區唯一純白色落地窗墻式西式典禮堂風格建筑,也是全南昌青山湖西岸首個西式典禮場所。
在十字禮堂正前方有露天大草坪和階梯式坐席,今后作為求婚、西式婚禮party、紀念日慶祝等主題活動舉辦場。
[環湖劇場]
整個劇場面積約1600㎡,設計為現代簡約風孤形室外階梯式坐席,與正方形混凝土原貌演出舞臺共同構成的劇場空間。
依托建筑結構特征形成天然“回音壁”,不需要任何音響設備即可放聲演唱,今后將作為室外話劇表演、露天演唱會、團體文化演出等活動專屬場地,為生活日常拉開藝趣大幕。
工業文化軸(縱軸)
主要IP景點:鐵軌棧道、中央大廳、文藝站臺、扳道博物館、工業記憶廣場等
[鐵軌棧道]
原為江西最早的內陸口岸——專八線,園區保留軌道長度約450米,一線兩軌,南北向貫穿整個東湖意庫,是“工業文化軸”核心主線。
鐵軌構成了整個園區極具底蘊的文化風景線,可滿足休閑漫步、電影拍攝、場景攝影等多樣體驗。軌道南段植有兩排銀杏,秋冬杏黃時,葉落鐵軌又添詩意。
[中央大廳]
原來是儲運倉庫東樓、西樓之間的連接大廳,用以貨運專列暫停卸貨,建筑面積約756㎡,長約36米、高約21米,蘇式無梁樓蓋室內設計風格。
曾經這里擁有進口設備10余臺,涵蓋輕型、重型、叉車、吊車等工業運輸器械,可一次性完成起重百余噸貨物。
如今依托半開放式空間,規劃有6個等比體積的藝術櫥窗,作為特色潮品陳列、藝術裝置互動場景。未來整個中央大廳,將成為新品陳展、新書簽售、時裝首秀、潮牌亮相等新潮活動主場。
[文藝站臺]
早先是貨運專列停靠站臺及貨物裝卸平臺。場地面積約1200㎡,長約72米、寬約16米,站臺建筑結構由“Y字型”支撐梁柱、側開透光面、開敞式空間共同構成。
曾經工人們在此全天候作業,日均完成50余車皮及國際標箱40余只的裝卸量。現經修舊如舊改造后,在保留原有工業建筑特色基礎上,打造新時尚活動平臺。
T臺走秀、站臺市集、電影拍攝、直播帶貨、場景活動……總有新趣不停,靈感城市生活。
[扳道博物館]
園區獨具特色的微型博物館,將鐵路的扳道文化以及江西外貿儲運背后的發展歷程和故事,糅合成東湖意庫的特色文化內容。
游客前來參觀,可通過博物館了解工業文化知識及回顧儲運記憶,進行拍照打卡留念。
[工業記憶廣場]
園區承載江西1840年至1980年工業記憶,將140余年工業歷史,以時間軸方式鐫刻在工業風銹鋼板,植入工業記憶廣場設計。
人們散步在廣場上,在休閑娛樂同時,也可了解江西及南昌的工業史,銘記過往的崢嶸。
“十字軸IP”的互聯與共生
四十余載工業文化與當代文藝生活,在這里交匯共融。每一個IP景點,都成為人們“文化美學生活”新入口。
我們在招商·東湖意庫的“IP矩陣”里,看見了未來鏈接一切內容的可能,如:文創市集、藝術展覽、潮牌秀場、時裝盛典、婚慶party、話劇表演、音樂現場、電影基地、直播帶貨、社群活動、VR場景……最終形成人文藝術生態圈。
這是東湖意庫前瞻規劃下的“IP新玩法”,實現從“文創園區”到“文創平臺”的模式升維,從而進入“新文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