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億歐,圖片來自“億歐網”
2020年,世界經濟開始走向多變復雜,中國商業環境催生新的競爭邏輯。在黑天鵝突襲全球、經濟正待重啟、秩序即將重構的當下,如何從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機會,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在于產業升級和結構效率的提升。但長期來看,中國的未來必與科技革命的推動力密不可分,美好生活有著不勝枚舉的構成要素,但其基礎也同樣來自技術進步。
近代以來,中國與以蒸汽機和電氣化為代表的前兩次工業革命失之交臂,當前,中國又一次與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那中國究竟能否搭上這趟列車,這完全取決于我們每一個從業者。
正基于此,6月12日,億歐公司與江蘇水鄉周莊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了——GNEC2020全球新經濟產業(周莊)論壇,此次論壇由昆山市發改委、昆山市科創辦、昆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周莊鎮人民政府支持,騰訊廣告為本次論壇的特約合作伙伴。
論壇以“科技創新,美好生活”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入世首席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UWC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創辦人、董事會主席王嘉鵬,昆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旭東,周莊鎮黨委書記朱天舒,火山石資本創始合伙人章蘇陽,美團龍珠(美團產業基金)創始合伙人朱擁華,啟賦資本董事長傅哲寬,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彬等政府領導、院士專家、大企業家、科技創業領袖與投資人嘉賓齊聚古鎮周莊,共同探討2020年抗疫新趨勢下產業創新與行業未來趨勢。
一直以來,周莊政通人和、經濟繁榮,是創業興業的一方熱土;周莊文化興盛、崇文重教,是魅力無窮的文明古鎮。除了政策的支持之外,這也與周莊的開放與合作精神有著密切的聯系。
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表示:“在全球疫情仍然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更多強調團結合作的進程,強調周莊同舟共濟的精神。”
“道無術不行”,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則從科技創新的方法論層面帶來了精彩的分享,他表示:“基礎設施3.0階段我們缺口最大的是信息基礎設施。在新基建中,5G是網絡,數據中心是處理,人工智能是處理技術,工業互聯網是連接和生產過程的,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數據鏈。”
UWC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創辦人、董事會主席王嘉鵬表示:“我們希望培養出T字型人才,橫向是對生活的不同領域充滿探究精神;縱向是在百邦一家的環境中,對于各個民族和文化的學習精神。”
昆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旭東表示:“昆山將創造最適宜新經濟孕育成長的營商環境,讓新經濟發展的源泉充分涌動、活力充分釋放。”
隨著科技創新對傳統產業推動作用愈加明顯,周莊也在積極地擁抱科技力量。通過旅游與科技、文化、藝術等跨界創新融合,深挖江南水鄉文化,以更具象、更具品質的體驗落地,持續詮釋“有一種生活叫周莊”。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此,周莊推出“聚寶盆”高質量發展獎勵等政策,激發科技創新賦能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活力。周莊鎮黨委書記朱天舒表示:“當前周莊正依托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有利契機,發揮周莊品牌的市場號召力和全域旅游的巨大潛力,打造周莊旅游3.0版本,持續擦亮‘中國第一水鄉’的招牌。”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彬表示:“產業發展不僅需要技術、資金或者政策與環境,更需要信心和韌性,信心源自我們對于科技創新的信仰,而韌性源自我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科技創新產業也越來越成為資本的寵兒。在技術發展得正如火如荼的時候,資本與產業創新間的對話就顯得更加重要。
在產業投資機會方面,火山石資本創始合伙人章蘇陽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東西只漲不跌,那就是數據。中國的互聯網歷史就是一本追求流量的歷史,但企業正從追求流量開始逐步走向數據。把重點放在數據上,就形成了新的追求方向。”
啟賦資本董事長傅哲寬表示:“我們目前比較看好的產業機會,核心就是國家層面整體的供應鏈的重塑,從技術和效率層面實現供應鏈的降本增效。”
美團龍珠(美團產業基金)創始合伙人朱擁華則表示:“在中國,所有火爆的賽道,都不是突然就產生的,行業一定可以追溯很長的歷史。”
談及如何在投資中避坑,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根據親身經歷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錯過,不要想做全面覆蓋。與其看市場上的牌,不如多看看自己的牌,多看看自己基金的優勢和興趣,從自己出發來考慮投資機會。”
對于消費產業而言,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旅游業,在春節黃金周遭遇滑鐵盧,實屬罕見。如今疫情尚未完全過去,但從業者必須考慮如何自救,走出困境。
對于疫情對旅游行業的影響,航班管家創始人&CEO王江表示:“隨著疫情的發展,在線辦公體系已經成為一定人群的習慣。不必要的出差和會議會被縮減,商務旅行的天花板隨著新的用戶習慣取代舊的而相對降低。”
在疫情蘊含的機遇方面,行李旅宿創始人賴國平表示:“疫情是個臨界點,中國的旅游正在從觀光型向度假型消費轉變。長期來看,如果我們利用一兩年的時間,利用消費回流的時間提高產品品質,中國旅游業的消費增長是可期的。”
談到科技對旅游業的賦能,途牛副總裁高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AR技術讓用戶能夠在購買旅游產品之前,能夠先對當地的一些景點、產品、酒店等等做到實時體驗,從而促進用戶購買的意愿。”
展望旅游行業的未來機會,云客贊創始人丁根芳表示:“目前我國旅游產品基本還處于沒有在用戶層面上進行區分的狀態。基于不同的人群、消費場景去做更深入的產品差異化和服務升級,是一個潛在的方向。”
當前,消費品行業正發生著劇烈的變化,短視頻、電商等新基礎設施加速了商品生產者的創新方式和迭代方式,新品牌飛速涌現。社交生態的飛速發展也正在顛覆營銷人的已知世界。
騰訊廣告行業銷售運營副總經理張菁表示:“私域的運營應該成為未來一個時代所有企業真正的戰略,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跟消費者深度、無間斷溝通,才能沒有消費者流失。”
在主題為“品牌與營銷的創新變革”的圓桌討論中,美團龍珠(美團產業基金)創始合伙人朱擁華表示:“如果沒有復購,這個企業很難堅持,就是一個燒錢的公司,會比較可怕。”
鐘薛高創始人&CEO林盛表示:“跨界不失為一種‘1+1爭取大于2’的方法。我們跟品牌跨界的一個前提是,我們的跨界是否能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否則沒有產品就是消費消費者。”
對于跨界,懶熊火鍋聯合創始人趙立波也表示:“只要有合作的方向,大家就應該把資源整合起來,集中搭點,而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做。”
注重品牌競爭力的SELZ品牌聯合創始人丁思楠表示:“消費者日趨理性。以產品為核心理解消費者多方位的需求,才能打動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持續購買的動力,和消費者成為好朋友!”
樂滿意創始人劉鵬表示:“疫情加速了很多事情,內部的迭代、人才迭代、人才溢出,中長期來看是好事。”
在“5G時代智慧生活與產業創新”討論中,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劉志毅表示:“從科技倫理角度來說,新的技術更多是作為工具,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
心·養生空間創始人郭驍表示:“不管怎樣的科技,最后要獲得的成功的關鍵都是人的體驗,是回歸人的生活。”
合恩醫療創始人趙驛表示:“5G必定為公眾互助急救插上騰飛的翅膀。挽救生命、科技賦能!”
新石器創始人余恩源表示:“我們認為機器和人是共生的,機器替代人做一些重復的勞動,讓人做更美好的事情。”
影創科技聯合創始人胡金鑫表示:“新的技術帶給我們不單單是危機和挑戰,還有非常多的機會。”
4700萬年前,人與猿是同一先祖。時至今日,猿仍是猿,但人已經走到了文明相當發達的階段,兩者的關鍵差別則在于對科技的使用與創新。
正如此次論壇的主題——“科技創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