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不再是單純地欣賞景色,它開始漸漸上升為一種對身體、對心靈的修行。康養旅游在國際上被稱為醫療健康旅游,很多國家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康養旅游產品體系。而康養旅游的體系和模式究竟有哪些?
在這次的采訪中,南派華采堂帶來了答案。作為國內知名的一線文旅規劃設計企業。華采堂對康養旅游十分熟悉,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旅游體系。華采堂的設計師提到,在當今的市場中,康養旅游的模式十分豐富,其中包括:鄉村+旅游+康養模式、森林+旅游+康養模式、文化+旅游+康養模式、體育+旅游+康養模式、醫療+旅游+康養模式等等。本次我們主要細談了其中最為經典的三種融合型旅游康養模式。
1.森林+旅游+康養模式
長期生活在缺乏良好生態系統的城市,給很多居民帶來了亞健康的身體狀況,精神疾病、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健康問題愈發嚴重,由此,森林康養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依托森林里豐富的植被景觀、沁人心脾的空氣環境、內涵濃郁的生態文化等優質的森林資源,可以讓森林擁有一系列改善身心健康、保健、養生、養老的森林康養旅游度假產品。
其獨特的自然資源能為人們提供的有益物質是其他環境無法比擬的。隨著康養旅游的興盛,森林旅游開始和康養旅游開始變得契合了起來。森林保健、森林浴、森林徒步等各式各樣的森林康養活動,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康養方式之一。
2.鄉村+旅游+康養模式
鄉村+旅游+康養的模式,多以農家樂、鄉村綠色田園景觀、農事娛樂體驗和特色鄉村風情為依托,是以一種滿足人們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游康養模式。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農村地區經濟得到充足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尤其是交通、通訊都開始變得便利了起來,為農旅融合的康養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尤其是農家樂產業,它所代表的農村生活體驗和所擁有的綠色健康食品,受到了很多城市人群的喜愛。
農旅康養不僅可以欣賞鄉村景觀、采摘時令蔬果,讓人們體驗農耕之樂、享受鄉土情趣,而且通過農旅康養產業鏈的發展,還能不斷開發出諸如牧村、林園、酒莊之類的特色農旅康養項目。是一種集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于一體的康養模式。
3.文化+旅游+康養模式
實施文旅康養,是通過將景區建設成為人文氣息濃郁、建筑密度低、產業富有特色、市場充滿活力、文化獨具韻味、生態充滿魅力的產業。再結合養生、美食、民宿、休閑,形成產、供、銷、研一體化的文旅康養景區。
文旅和康養的融合,是“旅游+、文化+、產業+、養老+、大健康+”多業態共生共榮發展的康養旅游模式。目前國內比較主流的文旅+康養模式包括“古建筑”模式、“文化度假酒店綜合體”模式、“特色景區綜合體”模式、“主題文化小鎮”模式等,都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和開發價值。
收稿須知:本站稿件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內容和準確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單位或組織獨立承擔完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