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銀飾,相信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會想到同一個民族——苗族。是的,苗族的銀飾制品可謂是源遠流長,聞名海外。我國苗族非常熱愛銀飾,銀飾可謂是苗族較為閃耀的文化符號。同時苗族的銀飾也是較為漂亮繁復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
苗族是我國比較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它們的銀飾在經歷了漫長的變化發展過程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特點。苗諺有曰:"無銀無花不成姑娘、有衣無銀不成盛裝"。盡管湖南地區并非白銀產區,然而絲毫沒有減弱苗寨人民對于銀的重視。不僅是因為銀飾有裝飾作用,還因為銀子能辟邪、消災、祛毒和保值功能與流通價值。所以一代又一代的苗族人民才把銀飾打造成精美的配飾隨身佩戴,既保全了財物又起到了美觀裝飾的作用。
銀這種物質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有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銀能殺菌消炎,排毒養生,延年益壽,長期使用,可以起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經常佩戴銀飾品,對于我們身體健康是百益而無一害。
苗寨的苗族銀飾可分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盛裝飾和童帽飾等,都是由本地銀匠精心做成,至今已有多年歷史。苗族銀飾以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與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精神世界。在造型的設計上面,銀匠師傅們也堪稱高手。歸根結底,也是師傅們根據本族的傳統習慣、審美情趣,對細節或局部的刻畫注重推陳出新所得來的。
每一枚小小的銀飾都是夜空中美麗的星星,苗族銀飾見證了苗族的每一次遷徙和發展,也凝聚了苗家人的聰明與智慧,它淡雅樸素、飽經風霜。墨戎苗寨,一個湘西大山深處的村落,但這里的苗族人民賦予了銀飾新的生命,相信這精美絕倫的手工銀飾品,會繼續傳承下去,也值得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