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網站公布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戚氏進士第、李信昌過載行榜上有名!至此,泰州市口岸雕花樓景區擁有省文保單位景點達到3處。
戚氏進士第
解放街戚宅為明代天啟年間戚世光高中進士后所建,已有400余年歷史。古宅所處位置是形成于南宋慶元年間的千年古街慶元街(新中國成立后稱解放街),舊時古街兩側商鋪、公館林立,口岸鎮富商顯貴大多居住于此。
戚宅坐北朝南,古宅大門面街而置,從南往北分別由前后五進的大門、對廳、正廳、敞廳、堂屋和一座后花園構成,廳堂有序,庭院深深,雖歷經風雨,依然顯露著曾經之盛氣,是高港保存較好的明代建筑,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明代誥命龕盒以及將近400年的黃楊古樹,盡顯古樸蒼桑,是戚氏古宅里的兩件寶物。
修繕后的戚氏進士第,在保留原風貌的同時,還被辟為“中華武進士館”,重點展示古代科舉考試中關于武進士的相關內容,展現傳統科舉文化的魅力。
李信昌過載行
李信昌過載行位于柴墟路北側,是高港保存最為完好、體量最大的過載行之一,是口岸地區商貿發展繁榮的歷史見證。
晚清時期,口岸港貿易發達,過載行隨之興起。史料記載,鼎盛時期口岸過載行有48家之多,李信昌過載行是其中較大的一家。李信昌的祖輩開辦“洋棚”(代辦外輪運輸業務),在龍窩口有100多間房屋。到李信昌這一代開始搞木運,成為木商,后發展壯大遂在口岸經營過載行。
李信昌過載行呈晚清時期民居建筑風格,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局部二層,是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2010年,高港區人民政府對此宅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并將其開辟為高港歷史文化展示館,總建筑面積約1116平方米。內設歷史沿革、商貿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高港名人、柴墟八景、高港新貌等八個展廳,全面展示高港的歷史沿革和特色文化。
長街古道,碧水亭臺,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個千年文化古鎮,迎接更好的未來! (李嵐暉 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