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大地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
祖國最北端,山谷間曾經飛流直下的瀑布,收起了漂亮的水花,不再發出震撼的呼號。﹣30℃的寒冷加持下,呈現出別樣絢爛的冰瀑風情,冰柱、冰筍、冰凌、冰花……一件件天然的冰雕藝術晶瑩剔透、層層疊疊。
從北向南,我們突破空間的距離,從寒冷凍結到暖陽流淌,體驗不寒心的大寒時節之美。
山水環繞的“小橋流水人家”
蘊藏山水溫婉的黃姚古鎮,此時節鎮外秀美青山相依,鎮內小河穿橋而過,群山環繞間江河縈繞,一點看不出冬的氣息。
大寒日,不同于北方萬里雪飄,黃姚古鎮這里煙雨迷離,飄過磚墻、刷過石板路。穿著旗袍的姑娘行走在干凈的街道,讓人恍惚入夢江南水鄉。
“帶龍橋上龍橋繹夢,姚江水下江水笙歌”帶龍橋下清澈的姚江穿鎮而過,兩岸楊柳搖曳,翠竹叢叢,水流潺潺。巷陌間,仙人古井深藏于此,寒冬臘月時節,5座方池里泉水不竭生生不息,潤澤千家萬戶。
大寒時節,在黃姚古鎮這里最樸實無華的生活,卻構筑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絕世美景。
年味滿滿的大寒習俗
大寒節氣,往往與歲末相重合,過了大寒新年也就不遠了。在這充滿濃郁年味的氛圍中,人們除舊布新,腌制年肴,以待大年。
北方的家家戶戶送灶君、吃尾牙,為新年的到來歡欣鼓舞。
在賀州,大寒時節同樣有不少的當地習俗:賀州的客家喜歡親自動手制作年貨,臘肉、臘腸、臘鴨……色、香、味俱全,充滿濃濃客家風味;同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縱是遠在異鄉也要不遠千里趕回,只為在宗祠祭祀先祖。
舌尖上的賀州菜釀
豆腐釀、茄子釀、辣椒釀、苦瓜釀、竹筍釀……賀州無物不成釀,大寒時節在他們的餐桌上“釀”成了一道獨具一格的亮麗風景。
豆腐釀——賀州特色待客菜里的頭牌。
水豆腐塊中間挖出一個小窩,釀入碎肉、香菇與蔥花配料,調和的餡料。入鍋煎至兩面金黃,淋上蒜和豉油做成的芡汁,夾一塊豆腐釀入口,煎得金黃的豆腐和香氣濃郁的肉餡相融,香嫩脆滑,回味無窮。
苦瓜釀——色香味俱全的賀州名菜。
青綠的新鮮苦瓜切成小段去瓤,沸水中焯水,將肉餡釀入苦瓜,經過煎、煮等工序。苦瓜微苦清爽與肉餡的香滑搭配,既清淡濃郁,又開胃降火。
茄子釀——肉食愛好者的雙倍味道體驗。
新鮮有光澤的茄子中間切段,釀進調制好的肉餡下鍋煎制。鮮美肉汁被茄子完美吸收,茄子的獨特清新為肉餡帶來清爽口感,濃稠菜汁更是誘人,令人食指大動。
大寒不寒,有暖相伴
大寒,在廣西景暖,味暖,人暖!
黃姚古鎮的小橋流水,賀州的佳肴美味噴香,讓人大寒倍感溫暖。過了大寒,迎來新一輪節氣,天地復始萬象更新。
今日大寒,山水暖你,壯鄉等你——冬游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