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神秘的湘西,古色古香的浦市古鎮坐落在武陵山脈的腹地湖南瀘溪縣,并以其獨特的魅力一舉成為熱門矚目的旅游勝地。行走在浦市的大街小巷,一磚一瓦都是風景,隨便一條街,一堵墻就是一道亮麗的景觀……它像一個歷經世事變遷的老者,飽滿柔和,在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孕育著欣欣向榮。
( 古鎮一角)
美麗的沅水從境內流過,在那個只有漕運才最為便利的年代,有這樣豐潤的水域,其地理位置就不容小覷,浦市因沅水而通江達海,不獨在商貿,浦市最初也是因為在軍事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疊加發展起來的。在明洪武初年,浦市成為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商人出入西南各地的關口重鎮。“兩岸之間,煙火萬家,輻轆,舟楫絡繹,故一大都會也”,“騷人墨客,工農商賈,莫不以時云集于此”。一路行走而來,在古鎮斑駁厚重的歷史中,除了一飽“眼”福之外,你會情不自禁地陶醉到古鎮的古風古韻之中,感受與品味到無盡的樂趣。
歷史悠久,底蘊豐厚
浦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浦市民居更是是外來商旅文化與和本土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典范,是我國多民族大融合的實物見證。
(沅水從浦市古鎮流過)
浦市古鎮民風質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跡遍地。
這里有堅持完美的明清徽派古修建,有田園牧歌式的氣氛和風光,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整個兒就是一幅未干、神韻無量的山水畫,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處處都散落著可以謀殺膠卷的美,浦市古鎮,名列湘西四大古鎮之首、萬畝荷田花海、徽派古建美學, 被贊譽爲大山深處的天上人世、世界級攝影基地,中國田園風景的經典代表。來到浦市古鎮,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覺悟。對那些久經都市喧鬧喧嘩的人們和喜好旅游、美術、攝影的藝術工作者來說,到浦市一游或搜集創作素材,不能說不是一種美的享用和明智的選擇。
浦市辰河高腔、踏虎鑿花、浦市古建筑技藝、苗族數紗被列為國家和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巖門古堡寨、高山坪古驛道和50棟古民居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浦市古民居建筑群已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鎮有保護完好的清明時代古民居、古建筑78幢(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幢),古商鋪218間,舊石器遺址一處,2013年瀘溪縣成立了專門的古鎮保護管委會,并全面啟動浦市古鎮保護修繕工作。
(浦市古鎮建筑特色)
在浦市古鎮轄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群——巖門古堡寨巷道布網、戶戶貫通,形成一道道攻防兼備的堡寨防御理念,堪稱武陵山區戰事與生產并存的典范,是明朝初年兼有政治與軍事職能的代表性建筑。高山坪古驛道是中國南方“水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長約10公里、寬1~1.5米,青石板鋪砌,是湖南境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也是全國迄今保護最完好的驛道之一。
( 高山坪古驛道)
(巖門古堡寨)
古鎮修繕 重煥新顏
據了解,近幾年來,瀘溪縣把浦市古鎮保護和開發作為文化旅游產業的龍頭來抓,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按照原風原貌,對古鎮道路、古宅建筑、古文化遺址、近代革命舊址等進行保護修繕,對核心保護區內的現代建筑進行仿古整治,并修建完善一批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不過在歲月的更替和風雨的滌蕩中,浦市,這座歷經滄桑的千年古鎮已經是千瘡百孔。重塑古鎮昔日風貌,再現昨日繁華仍面臨重重困難和壓力。
浦市古鎮按照4A級旅游景區要求修建了游客中心和生態停車場,重點打造了萬壽宮、李家書院、青蓮世第、吉家大院、吉家祠堂、萬荷園、河堤風光帶等一批重要景點,不斷優化和提高景觀質量,提升古鎮旅游品位。
譬如,素有“北有喬家大院,南有吉家大院”之稱的“吉家大院”門額以高浮雕手法刻有“家約清風”等吉祥語,兩端刻有荷花、香草,周邊飾幾何圖案,窗花以幾何圖為主,中間刻八仙、人物、花草、斗打等圖案。所有刻工,精細入微,栩栩如生。在打造的過程中無論是選材用料、雕刻做工,還是廳堂楹聯、家居擺放、庭院綠化等方面,盡可能體現原來的風格面貌,使人能品味到古建筑精湛的施工技藝與布局考究。
(“三井三堂十二房”的吉家大院)
在打造太平街、河街時,力求體現古色古香,讓人感受到和諧自然的文化內涵,使人之心靈震撼;
圖為浦市太平街
(圖為青蓮世第)
而萬荷園景點的打造,則讓沉浸在古韻中的游人眼前突然為之一“靚”,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視覺沖擊和心靈感悟。
(圖為浦市萬荷園)
一批古街、巷弄、戲樓、會館、古院、店鋪等得到了修繕和修復,將古鎮昔日的容顏再次呈現在了世人面前,街區內的歷史文化資源也在慢慢轉化為優質的旅游資源,“古院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的興盛景象,正一步步重現于市民、游客眼前,不經意抬頭,“鏢局”、“錢莊”就在面前老街的墻面上,仿佛時間倒流,又回到數百年前古鎮。
笑迎天下,浦市印象
浦市基于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立足于新經濟常態下旅客市場的需求,在進一步推行微笑服務的同時,加大了景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建立了功能齊全的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風景優美是在預想內的,沒想到小小的古鎮也有寬廣的生態停車場,就連標識標牌都做得別具一格,從走進浦市古鎮的第一刻起,處處體現著一切為游客著想的服務理念”。游客程先生,是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浦市旅行說到自己的感受。
為提升浦市古鎮的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景區的管理者除加強各項旅游業務培訓外,還開展常態化的微笑服務活動,把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貫穿于景區旅游的各項工作之中。
“您好,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么?”景區售票員微笑著問道,并提醒游客“藍色的是往返票,棕色的是單程票。”,在票據的背面還附有一張免費的古鎮游覽圖。“景區內有個別自動講解儀器無法正常使用……”來自山東的游客張先生,走到服務咨詢臺向服務人員反映。接到旅客反映后,服務人員通過對講機與景區設備維修技術員進行了聯系,問題很快得到了處理。
“這幾年,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來浦市旅行的游客越來越多了。從越來越多的評價中可以看到,大家對于浦市的綠化、交通、空氣都很滿意”,一位本地市民娓娓道來“這些變化都是有目共睹的,浦市成功創建4A級景區,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瀘溪人倍感自豪和驕傲!”
2018年“五一”期間,從新疆到浦市古鎮游玩的郭女士,一進旅客咨詢服務中心,就拿起一份《浦市古鎮旅游》手冊。接待郭女士的服務工作者從各個景區,主要景點,到景區基礎服務等,為旅客提供了熱心細致的講解。全面周到地落實了“微笑服務”準則。“不管是售票員,還是景區的導服工作者,都很耐心、細致,他們的微笑比浦市鎮的風景還要美麗,使得整個旅程特別溫馨舒適。”旅行結束之后,郭女士在景區的“游客意見簿”上留言并給了很好的評價。類似的評價短訊和留言、還有很多很多……
如今,走進浦市古鎮,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著游客的旅游體驗,目之所及目都是精耕細作的文化景觀,耳之所聞是來自世界各地游客的一致好評。
浦市,這座沉淀了7000多年,有腔調的古鎮,像當地一碗精心釀制的米酒與古茶,你要跟著它的節奏慢慢的品,這樣才能感受得到它的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