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世紀旅游網 > 焦點 > 正文
魅力瀘溪是怎樣煉成的? ——瀘溪縣經濟社會發展側記
2018-09-29 13:16:15 來源: 世紀旅游網
魅力瀘溪是怎樣煉成的? ——瀘溪縣經濟社會發展側記01三灣曲抱白沙東,數里青山莫喚風。峭壁霧嵐千仞上,嵌空石屋畫圖中。清代詩人張佳晟在其詩作中描繪的這座小城,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豐疊翠中,逶

  魅力瀘溪是怎樣煉成的? ——瀘溪縣經濟社會發展側記

 

01

  “三灣曲抱白沙東,數里青山莫喚風。峭壁霧嵐千仞上,嵌空石屋畫圖中。”

  清代詩人張佳晟在其詩作中描繪的這座小城,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豐疊翠中,逶迤南來的沅水繞城流過,蜿蜒的319國道穿城而去。

  這座富有腔調的千年古城,就是湖南省瀘溪縣。作為湘西自治州的南大門,這片古老的神奇土地,是盤瓠文化的發祥地、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流放地、文學大師沈從文解讀懸棺之謎的筆耕地,也是劉鄧大軍挺進西南解放全國的經過地,還是“東方戲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連戲的保存地。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瀘溪縣堅持將文化旅游產業置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以發展全域旅游為突破口,帶動全縣經濟轉型升級。“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生態建設示范縣”等榮譽,見證了這個古城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從前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了沅江之畔的一座特色旅游城市,還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氧吧城”。這個小縣城如何做到了鳳凰涅槃?

 

02

  發揮先天旅游資源優勢

  瀘溪縣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辰河高腔、踏虎鑿花、苗族數紗、盤瓠傳說、苗族鼓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浦市中元節、儺面具、楊柳石雕、苗族跳香、湘西木雕等是省級非遺項目。

  擁有國家級文化藝術之鄉1個,省級文化藝術之鄉及省級經典文化村鎮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個,洲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3個,五星級鄉村旅游區2個,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景區點5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11個村被列入大湘西地區文化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精品線路神秘苗鄉線路范圍。

  基于這些先天的旅游優勢,瀘溪縣以縣委書記杜曉勇,縣委副書記、縣長向恒林為首領導班子決定著眼于全域資源空間,將整個縣域作為旅游目的地進行一體布局、系統設計。首先,確立“一核兩帶三圈”發展戰略,即突出浦市古鎮“一個龍頭”,大力發展沿沅江和峒河山水民俗“兩個風光帶”,加快開發天橋山、白沙、巖門古堡寨“三個景點圈”,重點提升歷史文化游、生態休閑游、宗教養生游、鄉村體驗游“四大功能區”,逐步形成龍頭帶動、城鄉一體、差異發展、協同聯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以浦市古鎮為例,其依水而建,因商而興,素有“小南京”的美譽。回流蜿蜒的峨眉彎潭、連綿數里的當江州,遍布色彩斑斕、圖像神奇的鵝卵石的毛家灘等,都是這個古鎮承載的美好自然景觀。其高山坪古驛道,全長20余里,可直達鳳凰、銅仁、鎮遠乃至云南,被譽為“古南方絲綢之路”。

 

  其次,制定《瀘溪縣“十三五發展規劃”》,打造“一城一山一水一鎮”品牌,對十三五時期的主要任務及階段任務進行科學規劃。同時,多規劃確保旅游產業發展,先后制定5個鄉村旅游示范村發展規劃、神秘苗鄉線路建設規劃、《浦市鎮古鎮旅游線路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發展規劃,為相關地域空間布局、業態布置及重點村莊旅游產業建設提供科學指導。

  在旅游資源中留下青山綠水——是瀘溪縣打的一手綠色發展牌,發展綠色旅游,讓瀘溪縣的子孫后代不再守著寶山受窮。

 

(向恒林為瀘溪農特產代言 品牌更響亮 網銷大江南北)

  03

  打贏脫貧攻堅戰

  瀘溪縣地處湘西大山深處,偏遠貧窮是不可忽視的痛。

  如何脫貧?是以瀘溪縣縣長向恒林為首的政府領導班子日思夜想的課題。最后,他們把目光置于精準扶貧主戰場,鄉鎮一線是主陣地。確定了39個深度貧困村,由縣領導各自認領,包干到人。全縣181個后盾單位(包括省里和州里的后盾單位),約7000名干部,全部細化了責任。并設置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配備人選,各單位從干部中精選中青年干部,除了讓村民脫貧致富,這些第一書記還承載法治扶貧的重任。

  如今,全縣94個貧困村在第一書記日積月累的熏陶下,村民們的科技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明顯增強。以瀘溪縣紅土溪村為例,該村處在城郊結合部,征地拆遷多、群眾上訪多、矛盾糾紛多,第一書記入村后,和村支部、村委會從修訂《村民自制章程》和《村規民約》入手,開展依法治村、以制管村,全面推行“四民主兩公開”,每月組織村民進行一次普法學習,使村民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民主管理。如今,紅土溪村村民法律素質明顯提高,社會和諧安定,2015年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此外,瀘溪縣還推進產業扶貧。扎實推進農業“八大基地”“八大品牌”建設,完成椪柑品改5萬畝,(有心人注意到,向恒林縣長的微信頭像就是椪柑照片);瀘溪葡萄基地、以合水新橋、橫坡為核心的萬畝高標準油茶基地、以洗溪八什坪、潭溪新寨坪為核心的萬畝高標準中藥材基地;建成浦市鐵骨豬資源場1個,30萬頭/年商品仔豬繁育場1個,建設萬頭生豬生態養殖產業園20個;加大光伏扶貧項目力度,完成93個貧困村和47個非貧困村光伏產業建設;加快農村電商發展,新增農村電商服務站125個、農村示范網店30家。

  通過奮發新作為,特色優勢產業正不斷地在貧困山鄉拔節生長。瀘溪縣努力變劣勢為優勢,切實提高扶貧產業的質量和效益,在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上發展了一場革命。

 

  同時,加速推進教育扶貧。瀘溪縣實施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含職中)免除教育學雜費和發放生活補貼政策,落實大學新生補助資金政策,加快實施“全面改薄”“四改三化”為重點的教體優化工程,推進武溪二小、芙蓉學校等建設,每年招聘特崗教師80名、公費定向培養農村教師50名。

  “到2019年,全縣貧困人口整體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摘掉‘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帽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12%,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以上,與省州同步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向恒林的目標,也是瀘溪縣老百姓的“中國夢”。

 

04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依托旅游+,實現產業帶動扶貧,是瀘溪縣創新發展的新路線。但要貫徹這條新路線,必須要補齊基礎設施的短板。

  瀘溪縣目前完成了公路建設720公里,暢通農村路網微循環,對鄉村旅游區點實施窄改寬工程,破解了核心景區、旅游區點交通不暢的瓶頸。并完成了安保工程600公里、農村危橋改造35座,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0%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9萬畝、高標準農田1.4萬畝,完成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電網升級改造,統一整合新建和改造農村無線基站125個。

  此外,努力提升綜合服務水準。每年培訓勞動力1萬人以上、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000例以上、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萬人次;修繕保護傳統古村落10個,保護整治特色民居1500棟;完成生態造林1萬畝、千里旅游走廊生態景觀造林4000畝;每年打造美麗鄉村精品村10個、示范村33個,累計完成130個美麗鄉村示范創建任務、農村廁所新建改造3萬座;實施“雪亮工程”,安裝攝像頭2000個以上;累計實現土地開發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交易指標1.9萬畝;培育州級以上龍頭企業2家、過億元龍頭企業3家,每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5家;完成69個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全覆蓋。

  在近3年中,瀘溪縣加大了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每年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億元以上、投入小額信貸資金1億元以上,推動農業農村發展,通過村企結對、部門聯村等形式,建立多方籌資、共建共享的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鄉村建設。

 

  (2017年12月4日下午,全省“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湖南建設年度盛典活動在長沙舉行,縣人民政府縣長向恒林被評為“全省十佳法治建設推進者”)

  05

  奏響法治建設的最強音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法治。在打造“魅力瀘溪”的征程中,“法治生態”成為了建設美麗文明瀘溪縣的核心競爭力。

  “瀘溪這樣的貧困縣,走科學發展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法治生態建設是否過得硬”“瀘溪縣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和改革創新的攻堅期,堅持依法行政,全力建設法治政府,是能干事,干成事的提前和保證”“沒有民眾參與,沒有公眾監督,法治政府建設難以取得實效”……

  這些都是縣委副書記、縣長向恒林對法治的理解和期待。

  在其治下,瀘溪縣的“法治經”越來越成熟。法治學習被列入瀘溪縣政府常務會議,政府在作出重大決策前“先學法、后議事”,干部職工自覺把每月首周五作為“學法日”;縣里成立法律顧問團,聘請三位資深律師擔任縣政府法律顧問,縣政府在重大決策中堅持“三不制度”:重大行政決策未聽證的不決策、未經合法性審查的不決策、未進行風險評估的不決策。

  瀘溪縣還創建了司法信息公開查詢系統,開展法律文書網上公示;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問題和信訪案件,開展案件評查活動,實行錯案糾正、責任倒查;在檢察機關建立人民監督員、檢務公開制度,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在司法行政機關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建立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維權崗;縣人大常委會先后對實施G319國道繞城線、棚戶區改造以及環境污染整治等17個重大事項跟蹤監督落實;開展企業評政府、代表評鄉鎮(單位)、群眾評村(社區)、百姓評官員、村民評村官的“五評”活動,深入人心。

  但瀘溪縣的山鄉是主體,如何才能讓法治更好地深入服務山鄉?為此,該縣專門開設了“特色法庭”,將法槌敲響在集鎮鄉村、田間地頭。例如,興隆場法庭轄區地處偏遠,于是成立了“農忙法庭”,法官們選擇當事人同意的地點開庭,不僅節約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也避免因為開庭而影響農民生產;洗溪法庭轄區是苗族群眾聚居區,法庭便選任懂苗語的法官來審判,庭審時,法官用苗語和漢語重復向原告、被告發問,雙方使用苗語答辯,使當事人和圍觀群眾均可仔細了解庭審內容;瀘溪法院在未設法庭的鄉鎮掛牌設立巡回法庭,對贍養糾紛、宅基地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等類型案件到案發地開庭審理,對涉及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案件實行上門立案、送達、審理、回訪。

  如今,普法講師團、法律服務小分隊走進了瀘溪縣的機關、企業、學校和苗鄉大地間,法治的聲音飄蕩在自治州南大門的各個角落。

 

  “旅游”、“脫貧”、“基建”、“法治”成為了這個以“古南方絲綢之路”為代表的瀘溪縣新的動力之源,向世人呈現出一幅盛世和諧的優美畫卷。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歡迎投稿 |
遼ICP備19018940號-4 Copyright ? 2003-2024 u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紀旅游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洪湖市| 昭通市| 丽水市| 万州区| 容城县| 盐山县| 油尖旺区| 清苑县| 仁化县| 马鞍山市| 赤城县| 泸定县| 辉南县| 墨玉县| 农安县| 称多县| 翼城县| 陆丰市| 大新县| 定边县| 彩票| 厦门市| 寿光市| 饶平县| 长沙县| 建始县| 泗水县| 灌南县| 澳门| 鹤庆县| 会昌县| 东平县| 霞浦县| 普兰店市| 桃园市| 平果县| 柏乡县| 神木县| 东明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