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飛來一只“大蝴蝶”
喜歡“梁祝”的人,都知道這個愛情故事的起點就在西子湖畔。如今,這段凄美,終于幻化成“蝶”,永遠地停留在了西湖邊。位于曙光路59號的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自2011年起在原省藝校地塊破土動工,并由臺灣著名設計師李祖原擔綱設計——正門為蝶狀門拱,可以直接透視劇場背靠的山林,側面及通道也采用了蝴蝶狀的鏤空,在夜間燈光開啟時,能夠映照出華美的視覺效果。
最震撼人心的,莫過于劇場頂樓停駐了一只“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如果你爬上寶石山頂、或是步入附近的樓宇頂層,就能清晰地俯瞰到這只“蝴蝶”。未來,如癡如醉的西湖夜景里也會有這只“蝴蝶”的身影,一組栩栩如生的夜間燈光造型目前已進入安裝階段,即便是往來的飛機航班,都在空中清晰地捕捉到曼妙的蝴蝶形態。
10月桂花香的時候,中國越·劇場即將試運營,它不但會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文藝新地標,還將被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據介紹,劇場內部將包含大劇院、經典劇場、實驗空間三種形態,分別覆蓋不同文化消費群體的審美定位;而未來的“大蝴蝶”絕不僅限于演出功能,還將集博物館、展覽、書吧、茶道,等生活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打造智慧劇院。
鶯歌蝶舞打造杭州版“百老匯”
眼下大家最關心的是,今年10月試運營的中國越·劇場,準備了哪些精彩節目,可以讓我們一睹為快。
據悉,“大蝴蝶”里上演的處女作將是由百越文創的藝術總監郭小男執導,撈仔、劉建寬、黃海威、王秋平等一批資深業內藝術人士擔任主創的江南民調音樂劇《三笑》。它是以膾炙人口的江南民間傳說“唐伯虎點秋香”為素材,以小百花越劇團一而貫之的創新理念為原則,重新編創適合新時代審美需求的全新藝術作品;并以吳越地區民調為架構,呈現出婉約曼麗的吳歌越音,和江南意蘊的民俗風情,以及才子佳人的愛情絕響。
這不僅將在國內首開劇團駐場演出先河,也標志著杭州文化消費的一次重要升級。這座劇院會像美國的“百老匯”“大都會”那樣,逐步形成駐演劇目的經典性,開啟國內旅游觀劇目的地的劇場形態。
據悉,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紐約的百老匯歌舞劇和倫敦西區的演出已成為旅游業體驗式消費的典范,在這兩個地方每1元錢的票房收入可以帶動4-7倍的消費。在浙江,文化和旅游大融合發展的全新時代已然揭幕,文化旅游作為“雙加雙創”最活躍的領域和一項沒有天花板的智慧產業,已經深入人心。新文化、新旅游、新工匠、新內容、新跨界等將點燃市場的新爆點。
可以預見的是,每年來杭旅游的億萬游客,將成為“大蝴蝶”里觀劇主角。據《2017年杭州旅游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來杭游客平均年齡不到30歲。業內人士認為,目前80后、90后游客已然成為杭州旅游的主力軍,必須在戶外觀看、受季節天氣影響較大的《印象西湖》和遠離鬧市區的《宋城千古情》,已無法滿足80后、90后一代人豐富的夜生活需求,而對吳越文化、越劇藝術等心心念念的各地戲迷們更是希望杭州能有一處固定的場所,能一解大家的“相思之苦”。
正因為此,單純以旅游為主題的娛樂類節目起到的或補充或助興的作用,將升級到更高藝術水準、更充分展現地方人文風情的文藝作品。“‘中國越·劇場’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創作優勢和文化內涵,為每一個來看劇的游客打造一趟‘充電之旅’,讓他們的杭州之行得到更多文化的熏陶、文藝的升華。”百越文創運營總監李東表示,越劇是以音樂講故事的一種戲劇形態,從誕生起就帶著時尚的基因;目前醞釀中的多部新劇,不僅會對標歐美歌舞劇,還會借鑒日本寶冢歌劇團等經驗,傳承、藝術、觀賞性,一個都不能少,承繼傳統的同時兼具時尚感。這樣一個品質高、但門檻卻不高的旅游文化產品不僅可滿足周邊戲迷的需求,更能吸引到中外游客。按照初步估算,觀眾一年能達到30萬人次。
幕后團隊藏龍臥虎
國內越劇界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出生嵊州同為越劇票友的綠城董事長宋衛平,酷愛傳統戲劇、情系小百花的阿里巴巴掌門人……光是這3個響當當的名字,就已讓“大蝴蝶”的幕后團隊星光熠熠。
未來,由阿里巴巴集團、綠城集團、遠行地投資有限公司及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團)聯合建立的百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將繪聲繪色地烹制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杭幫文藝盛宴。
目前,百越文創已與阿里、綠城開展了各種合作。位于嵊州的越劇小鎮,正是由宋衛平的藍城集團投資打造和運作。隸屬阿里演出事業群的大麥網也與百越文創密切合作,雙方將針對熟練運用互聯網購買景區門票及各類度假產品的年輕游客,打造劇場的專屬票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