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近年來,專程到日本看病就醫的中國人不斷增加。
日本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的一年間,日本政府共發放醫療簽證950件,是4年前的13倍。在這950件醫療簽證當中,有850件左右都發給了中國人。這個數字里還不包括大量沒有申請醫療簽證,以旅游簽證前來日本接受精密體檢和治療的中國人。
由在日華人創建的、專門幫助中國人在日本體檢、看病、就醫的跨國醫療機構“霓虹醫療直通車”也深切感受到了這個變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的一年間,已經接到了2000多件的醫療咨詢。
日本政府和醫療機構也積極推出了 “醫療觀光”的方案。千葉縣的一家醫院稱,“去年,來我院接受精密體檢的中國人就有200多位。中國來的客人,都會被安排在VIP室里等待體檢,享受一對一的醫療服務。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在體檢之余去東京購物,很受好評。”
從“醫療爆買”的字樣上來看,人們不免擔心,作為中國人去日本看病會不會受到歧視?會不會被醫院區別對待?
先來談一談歧視的問題。許多中國人慕名來日本看病,帶著自己的中文病例,語言水平也遠遠不足以專業、精確地傳達自己的病史,所以來到日本后被醫療機構拒絕了。因為絕大多數的日本醫療機構是沒有常駐的中文醫療翻譯的。在被拒絕的中國人眼中,這就是被“歧視”了。
不過,明理人都知道,判斷病情不是兒戲,絲毫謬誤都不能有。因此,日本醫療機構才要求來看病就醫的外國人,必須通過擁有日本政府資質的醫療翻譯機構來翻譯病例,并在有資質的醫療翻譯的陪同下就診。這種所謂的“歧視”,其實是責任心的表現。
再說一說區別對待的問題。中國人在日本看病就醫,會不會被區別對待?答案是會。中國人來日本就醫,基本都是全額承擔治療費用,對醫療機構來說就是“上帝般的顧客”,支援了日本醫療的良性循環。因此,醫療機構會將中國人視為“座上賓”,處處享受比日本人更好的醫療服務。
吸引中國人到日本“醫療爆買”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尖端的醫療技術和體貼的治療過程等。但也并非所有的醫療機構都具備以上三點。日本的醫療資源豐富,不過只有真正優秀的醫療機構和醫生,才能讓中國人的“醫療爆買”物超所值。
一般中國人是很難自己甄別最優秀的醫療機構和排名前幾位的日本醫生,所以最好是交給擁有日本政府資質的機構。
到國外看病就醫,最基本的就是要安心。到日本“醫療爆買”,不是有錢就行。首先,從抵達機場到體檢、治療,再到出院、回國,最好一直有精通中日語的專業翻譯陪同。
其次,病歷、病史等重要的醫療信息,要通過專業的醫療翻譯精確地翻譯成日文交給醫療機構才行。這不是會點兒日語就能做到的,稍有差池,就會延誤病情,甚至危害生命。
說到底,中國人到日本“醫療爆買”,不僅不必擔心歧視和區別對待,甚至還會享受VIP服務。但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交給具有國際醫療擔保資質的正規的醫療服務機構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