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項目負責人、飛機結構設計工程師王利娟
王利娟是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簡稱工程中心)的一名項目負責人,也是一名飛機結構設計工程師。女孩子設計飛機這種事在常人看來可能會不理解,“一定很難吧!”“多累啊!”“你能行嗎?”然而,王利娟不僅把她所從事的飛機設計工作定義為夢想成真,對從事的這份工作備感珍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享受這份工作,用她自己的話說,跟飛機結緣七年,她沒有“七年之癢”,反而收獲了更加沉淀的自己。
從手機到飛機
2007年,畢業于河北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王利娟加入了一家手機制造企業,主要從事手機外殼和模具的設計工作。后來由于手機產業相關業務的萎縮,她決定進行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次跳槽,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知道了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在招人。
從手機到飛機,這個大跨越源于王利娟的飛行夢。“可能每個人從小都有一個渴望飛翔的夢想,看到工程中心的招聘后,我飛翔夢想的火苗被重新點燃了。”王利娟說,“飛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人類一直渴望能夠達到更高的高度和更快的速度,聽起來就令人向往,讓人熱血沸騰。”
“最開始我也沒抱什么希望,畢竟我學的不是航空專業。后來經過面試到最終被錄用我都覺得挺不可思議的。”王利娟認為自己被世界頂級飛機制造商認可是幸運的,她也因此更加珍惜這次機會。
投身航空 沉淀自己
有機會就會有挑戰。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航空業,王利娟在剛入職空客的時候有很多專業詞匯根本聽不懂。她沒有氣餒,不僅積極地請教同事,而且還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自學。慢慢地,王利娟已經在幫助新來的同事熟悉航空專業詞匯了。
從一開始的結構設計工程師做起,王利娟在工程中心一干就是七年。就在去年,她被提升為項目負責人,是工程中心僅有的兩名女性項目負責人之一。她也是中國第一個獲得空客A320/A330系列飛機水平尾翼工廠損傷高級維修簽字權的人,換句話說,她的簽字代表著飛機安全。
王利娟第一次作為項目設計負責人參與一個項目是在2014年,她自己不但要完成相關設計工作,還要負責制定計劃,協調解決問題,保證質量。其中,溝通就是一個很大的困難。“我們主要和西班牙客戶打交道,我說著中式英語, 他說著西班牙口音的英語,溝通那是相當費力。”她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利娟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她在每次與客戶溝通會前都會用簡單的詞匯先把要溝通的問題寫出來,并且與同事提前預演一下。最終,西班牙客戶對王利娟和她的團隊的評價非常高,王利娟也非常開心,客戶的肯定讓她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爸爸常對我說,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奉獻,所有的付出都不會浪費,只需做好你自己,老天自有安排。”至少在設計飛機這件事上,王利娟確實是這樣做的。她說,投身航空業讓自己有一種沉淀下來的感覺。“做航空必須一絲不茍,它關乎著千萬人的性命。這種使命感不僅讓我有壓力,更讓我能夠沉淀下來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對稱的”隨性生活
談到家庭生活,王利娟覺得自己也是幸運的,她在大學就遇到了現在的丈夫,二人結婚已經七年了。對于大多數女性工作者來說,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一直都是道難題,王利娟認為,要做到魚和熊掌兼得,良好的溝通和共同的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她的丈夫不僅非常支持她的工作,而且同她一樣,對航空業從業者充滿敬意。
由于總是和飛機打交道,王利娟在生活中的“對稱強迫癥”經常被丈夫拿來開玩笑。比如買東西總愛買一對兒、擺放東西也必須對稱地擺等等。“可能我自己沒注意,但確實在航空業工作對我個人和家庭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比如我們看到空客飛機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因為說不準上面就有我設計的部件。”王利娟說。
工作之外,王利娟喜歡打打籃球、羽毛球,跟朋友聚會,旅行。就在最近的逛街過程中,面對價位越來越高的衣服標簽,她心血來潮買了一臺縫紉機。
“不就是兩塊布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樣許多舊衣服也都有了用武之地,我的下一個計劃是學國畫。”王利娟說,“生活就應該任性一些,隨性一些, 豐富一些,可能的話,對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