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天津航空飛行員王哲峰2018年12月11日,天津—世紀旅游網訊 (通訊員:李靜、潘峰、張箐洋)
圖一 停機坪上的王哲峰
初冬的清晨,天色朦朧,王哲峰來到飛行準備室。按照多年來的習慣有條不紊的進行按指紋、酒測、航前準備等工作。
這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執行的航線也是飛了無數次,不過王哲峰還是一絲不茍的查天氣、做測算。“每次飛行所面臨的情況都是全新的,要做到百分百的準備。”這是他對機組成員經常提起的一句話。
王哲峰是天津航空A330機隊教員,將近二十年的飛行職業生涯里,多次執行首航、接機、試飛任務。如今已是天津航空的骨干力量。
“夢想成真 成為飛行員”
能夠成為飛行員,結緣自己深愛的飛行事業,王哲峰內心感慨萬千。
王哲峰來自黑龍江省伊春市,白山黑水間長大的他在199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昆明理工大學。在1997年,民航業高速發展,為擴大飛行員隊伍規模,海航在全國招收大學生學員,這是海航第一次施行此項舉動,王哲峰就這樣通過選拔進入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習,幸運的實現了自己的飛行夢想。四年讀了兩個大學,也算不大不小的奇遇了,王哲峰開玩笑道。200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王哲峰進入多尼爾機隊,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
“匠人是一個方面,不是全部,你同時要成為兄長、朋友和老師。”談起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機長,王哲峰說道。王教員認為鉆研飛行技術,狠抓細節,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傳承,中國的文化是重視繼承的,好的東西要留下,飛行中的任何優秀經驗都可能影響很多人。這些都是剛剛進入民航時各位前輩和老大哥慢慢教授的,王教員覺得這是一個企業的優秀文化,自己有責任傳遞下去,如同熊熊不息的圣火。
圖二 王哲峰和女兒
中流砥柱 優秀機長
2008年,在全國為北京奧運振奮歡呼的時候,王哲峰迎來了事業的新開端,加入大新華航空(天津航空前身),一年多以后天津航空成立。在天航的十年時間里。王哲峰徹底蛻變成為一名技術過硬、勇于攻堅、迎難而上的優秀機長。幾乎全國大大小小的機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試飛、接機等等,期間所經歷和解決的突發事件更是不勝枚舉,如此種種都被王教員在事后認真總結經驗,化為自身的寶貴財富。
2011年,王哲峰進入E190機隊,隨后成為中隊經理,參與了機型管理工作。在工作量加大的同時,也給了他實現自己理念的機會。此后幾年時間里,王哲峰身兼機長和管理者兩種角色。他認為一支隊伍中每個成員都有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成長經歷,這會形成性格的明顯差異,他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包容。在職業規范的基礎上,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和選擇,理解是包容的基礎。對于各種差異的彌合,他認為要以公平和公正為基準,從多種角度考慮問題,最終得到一個既符合實際又讓大家都可以坦然接受的決定。發展的企業需要兼容并蓄的開放胸懷。
王哲峰作為E190先期改裝的飛行員,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時,還要幫助后期改裝進入機隊的飛行員,他無私的犧牲休息時間,將自己的經驗知識梳理之后傳授給大家,E190機隊發展壯大的一磚一瓦都有王教員點點滴滴汗水融刻在其中。
站立新高度 迎接新挑戰
2016年,天津航空成立A330機隊。王哲峰再次改裝進入機隊。A330機型在天津航空戰略轉型中占據重要地位,承擔遠程國際航線運行的任務。
在這個全新的平臺,王哲峰坦言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是以前從未遇到的,很多理論知識都需要重新學起,工作太忙時間不夠,只能在休息時間下功夫。壓力與挑戰的出現,未在他的臉上帶來一絲茫然,這是將近二十年飛行生涯所給予的自信與從容。時常掛在嘴邊的微笑仿佛成為了王教員的標簽,擁有感染他人的力量。在他擠時間、深鉆研的努力下,王哲峰于2018年3月份成為局方檢查代表,肩膀上擔起了更重的責任。
“真的很喜歡A330機隊,以前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國內飛,現在可以橫跨半球,心里很激動。”王哲峰說到這里,臉上的笑容更盛了,眼中迸發出灼人光彩。這是愿望達成時才有的神態。
理想的目標同時成為工作的目標,個人與公司同時獲得了成就。這已經成為了企業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帶動了許許多多如王哲峰一樣的飛行員投身于民航這個大家庭。
圖三 工作中的王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