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飛機助力中國打造與世界級機場群相適應的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
世紀旅游網訊www.jskjpub.com (2017年5月26日)空中客車中國公司民用飛機總裁陳菊明在2017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航空市場前景光明,為建設民航強國中國需要打造與世界級機場群相適應的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讓全世界的乘客都能夠“經由中國,通向全球”。空中客車作為中國民航堅定的合作伙伴,將不遺余力支持中國民航發展,用完善、現代的飛機產品系列與政府、機場、航空公司等各方伙伴一起打造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共建民航強國。
中國需要與世界級機場群相適應的綜合航空樞紐系統
空客最新航空市場預測顯示,未來20年中國個人消費年均增長率將達7.1%,是同期GDP增長速度的1.4倍。2035年,個人消費所占實際GDP(Real GDP,以2010年GDP為基準)增量的比例將從2015年的36%增長到50%。
2017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陳菊明以“與世界級機場群相適應的航空樞紐定位和發展趨勢”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他指出:“個人消費水平的逐步提升意味著中國航空市場擁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因為歸根結底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動力來自于經濟發展。到2020年,中國民航的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7.2億人次,相當于全國人口一年平均每人坐0.5次飛機,而這僅相當于北美航空市場的五分之一,歐洲市場的二分之一。”
要想建設成歐美那樣的民航強國,中國民航需要首先明確民航強國的標準是什么。“強大的國際競爭力、成熟的綜合網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承運人以及滿足人們基本的航空出行需求是目前民航強國所具備的普遍特點。”陳菊明總結道,“‘十三五’規劃為建設民航強國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逐步建立包括大型國際樞紐、國際樞紐、區域樞紐等在內的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
論壇上,陳菊明以迪拜和伊斯坦布爾為例,著重強調樞紐對于航空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航空業的強盛往往伴隨著強大的樞紐系統。
之于中國,他建議中國民航逐步、逐級打造“經由中國,通向全球”的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其關鍵在于在大型國際樞紐中增加更多直達目的地、加強主要干線運力,在國際樞紐中增加到主要城市的直飛航班。
飛機是航空業的基礎,打造綜合航空樞紐系統需要現代化的飛機作為支撐。空客預計,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6000架新客機和貨機。陳菊明表示:作為中國民航堅定的合作伙伴,空客將以現代、完善的飛機系列產品,與政府、機場、航空公司等各方攜手打造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共建民航強國。
A350為中國航企開拓遠程航線帶來更佳選擇
眾所周知,國際航線開通數量是衡量一座樞紐機場的重要指標,而寬體飛機是執飛國際航線的主力。空客作為世界領先的飛機制造企業,能夠為中國客戶提供從250座到500座以上級別最現代化、最完善的寬體飛機系列,其中最先進的莫過于世界最新一代遠程寬體飛機——A350。
A350是空客全新設計的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程寬體飛機,它擁有優秀的座級和航程,采用當下最先進的技術,單座運營成本比同級別飛機低25%,更寬的客艙和最新科技的應用為乘客帶來更高乘坐享受,是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遠程和超遠程航空運輸需求的最好選擇。
典型三級客艙布局下,A350-900和A350-1000可分別搭載325名和366名乘客,航程達8100海里(15000公里),其中超遠程型A350-900ULR更可執飛長達19小時的不經停直飛航線。
陳菊明說:“A350從座級上來說是300到400座,它是一個典型的針對已經擁有比較完善國際航線網絡的航空公司的產品。 相比同級別飛機A350擁有更多的座位,更遠的航程,能夠從中國飛到美洲、歐洲、大洋洲,從而幫助這些航空公司來實現他們進一步開拓遠程國際航線的戰略目標。”
造就A350卓越性能和經濟性的根源是它大量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復合材料、鈦和新一代鋁合金被廣泛應用于A350,其中復合材料使用率達到目前業內最高的53%。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專門為A350設計的新型遄達XWB發動機使用了大量先進技術以實現更高效率,與傳統發動機相比,遄達XWB的燃油消耗降低10%。而且,得益于全新復合材料機翼,A350是目前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最安靜的中大型寬體飛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先進的A350有5%是在中國設計和制造的,而這也令陳菊明倍感自豪。“我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在亞洲市場看到更多的A350,因為我每賣100架飛機就有5架是‘Made in China’,這是我以往銷售的任何產品時都沒有的一種感覺,我感到很興奮也很自豪。”陳菊明表示。
A350繼承了空客飛機獨有的家族通用性,A350-900和A350-1000擁有相同的型別等級,意味著飛行員獲得一種機型執照便可駕駛兩款飛機,而且A350與A330具有通用型別等級,這就使A330飛行員只需要8天培訓就可以獲得A350飛行資質,減少65%的培訓時間。這不僅為航空公司節約了培訓成本,而且帶來了更大的運營靈活性。
乘坐舒適性方面,A350客艙的總寬度達到221英寸(5.61米),比同級別飛機寬出6英寸(15厘米),A350因此能夠在經濟艙一排9座的情況下布置空客一直倡導的最低18英寸寬的座椅。對于遠程飛行來說,經濟艙配置最低18英寸寬的座椅是航空業公認的舒適性標準。A350客艙還擁有大型頭頂行李艙,保證所有乘客都能攜帶至少一個全尺寸行李箱登機。
A350全艙LED情境燈光系統可提供高達1670萬種不同顏色漸變組合,這不僅為不同航空公司用戶的個性顏色搭配帶來便利,而且通過模仿日出、日落等不同時段的照明效果,它能夠幫助大幅減少時差對乘客的影響。
A350客艙配備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四代機上娛樂系統。憑借高帶寬光纖傳送,即使經濟艙乘客也能夠通過12英寸寬的屏幕觀看到高清圖像。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總是出現在前排座椅下方的機上娛樂系統設備盒以及所有相關管線都被集成到座椅或者地板之中,這使A350擁有其他任何飛機都無法做到的純平地板,乘客因此能夠享受到更寬敞的個人空間,移動起來也更方便。同時,和所有空客飛機一樣,A350在出廠時就可以安裝機上Wi-Fi系統,其先進的機上連接設備讓乘客獲得更快、更高質量的空中上網體驗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A350客艙空氣管理系統使乘客能夠享受到更清新的旅程,因為客艙中的空氣每隔2至3分鐘就更換一次。巡航時,A350的客艙壓力高度只有6000英尺,更接近人體正常活動時的氣壓,大幅減輕乘客因氣壓過低造成的身體不適。
最新技術造就準全新A330neo 更高效率兼具更低風險
A330neo是A330系列飛機的最新成員,它安裝了全新的遄達7000發動機,采用和A350類似的流線型鯊鰭小翼,擁有空客最新推出的“空客飛行空間”客艙,駕駛艙應用更多創新科技……
“這一系列最新科技的應用使A330neo幾乎就是一架全新設計的飛機,它能夠做到某些全新飛機所能做到的全部,其單座燃油消耗降低14%,航程增加400海里(740公里),毫不夸張地說,它是目前市場上運營成本最低的中遠程寬體客機。”陳菊明強調。
準全新的A330neo對中國航空公司來說意味著能夠以更高效的方式應對更多市場機遇。其中A330-900在滿載310個座位的情況下航程為6550海里(12000公里),能夠覆蓋中國周邊區域航線和歐洲、澳洲航線;A330-800在滿載252個座位時航程達7500海里(13900公里),這使其能夠從中國直飛北美。
由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遄達7000發動機將為A330neo提供動力,該發動機以遄達1000發動機為基礎,同時借鑒A350安裝的遄達XWB發動機的新技術。相比安裝在現款A330上的遄達700發動機,遄達7000的風扇直徑從97.5英寸增加到112英寸,涵道比由5:1增加到10:1,燃油消耗降低11%,噪聲降低10分貝。
A330neo擁有與A350類似的裝配鯊鰭小翼的全新流線型機翼,該小翼由復合材料制成,相比現款A330的小翼,它和大翼完全融為一體,尺寸更大,A330neo飛機的翼展也因此增加到64米,有效提高了飛機的升阻比,減小了阻力。但A330neo更大的翼展并沒有超過現款A330所使用的登機口限制,仍然滿足E類機場的要求,地面運行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
A330neo還配備了空客最新推出的“空客飛行空間”客艙,該客艙不僅擁有空客一貫堅持的經濟艙18英寸寬的座椅,而且與A350一樣,憑借最新客艙科技的應用,A330neo的客艙更加安靜、空氣更加清新,在客艙舒適性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準。
同時,A330neo還在駕駛艙中引入了RNP導航系統、防沖出跑道系統、雙平視顯示儀等駕駛艙新技術。
得益于大量新科技的應用,A330neo擁有非常優異的環保表現。其單座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4%,氮氧化和物排放比CAEP/6標準低25%,有效感覺噪聲分貝(EPNdB)比國際標準低15分貝。
而且,A330neo與其他空客飛機系列保持了極高的通用性。A330neo與現款A330系列飛機保持了95%的通用性,并且與A350擁有通用型別等級。這不僅可為A330運營商帶來更低的培訓成本,而且更短的培訓時間能夠讓他們進一步提高運營靈活性。
A330neo不僅采用了大量新的技術,而且完美繼承了現款A330系列的高可靠性,這使它具備其他同級別飛機無法比擬的低風險和低成本。“對于現在正在運營窄體機、國際市場還沒有發展成熟的一些中小型航空公司來說,A330neo提供了一個非常經濟、風險很低的寬體機選擇,它能夠幫助那些比較年輕的、有國際視野和雄心的中國航空公司拓展他們的機隊,完善他們的國際航線網絡。”陳菊明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330neo將繼承A330系列優異的高原性能。A330是全球第一款擁有RNP運行能力的寬體飛機,非常適合我國高海拔地區運行,是目前在西藏投入運營的唯一寬體飛機。2009年3月,南航在拉薩機場采用一架A330-300順利完成了全球首次寬體機高高原機場RNP驗證飛行,南航當時稱其為“世界最高難度的試飛和驗證飛行”。隨后,國航、東航和川航都用A330完成了在西藏的RNP試飛。
樞紐到樞紐航線的旗艦——A380
陳菊明指出,中國國際航空市場將長期處于增長狀態,其需求不可能一直以新開航線和增加航班頻率來滿足,因為時刻、航路、機場、空域等民航保障資源是有限的。
“隨著我們航線網絡的逐步成熟,中國將涌現出更多像北上廣這樣能夠通達世界主要城市的航空樞紐,而北上廣則將發展為連接更多城市的超級樞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機,A380上下兩層客艙可在標準四級客艙布局下搭載544名乘客,航程8200海里(15200公里),是連接國內樞紐到國外樞紐航線的高效之選。”陳菊明說。
空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有42個航空超級大城市,全球國際遠程航空運輸量的50%都來自這42個城市。20年之后,航空超級大城市的數量將增長到90個,這里將聚集近90%的國際遠程航空運輸量。超級大城市之間的客流隨著需求的持續增長會越來越大,但由于受到時空的限制,客觀上需要A380這樣一種超大型的寬體機來集中高效地運輸旅客。
高度集中不僅體現在全球層面,目前國內航空運輸發展的集中度也是非常高的。陳菊明說,在中國200多個機場中,有28個機場吞吐量超過1000萬,占比在10%左右。而這28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占到了全民航所有機場吞吐量的79.1%。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目前有3000多條航線,其中10%的航線(30多條流量最大的航線)占到了總體航空運輸量的60%,其集中度不言而喻。
國際與國內這種雙重的集中效應造成了國際遠程航空運輸需求更多的是樞紐與樞紐之間的連接,對于大部分國際旅客來說,“不是正在從一個樞紐飛往另一個樞紐,就是在飛往樞紐的路上。”
A380更多的座位數不僅可以提高運輸效率,緩解資源緊張,而且為航空公司帶來了更低的單位成本。即使與目前主流的大型雙發寬體飛機相比,它的單座成本也低15%到23%。
更讓人吃驚的是,A380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竟是最環保的飛機之一。A380平均每百公里單座燃油消耗不足3升,是目前單座油耗最低的寬體飛機,其二氧化碳排放也是最低的。A380的噪聲相比上一代超大型飛機也大大降低,在起飛時其噪聲水平只相當于后者的一半;在降落時,后者的噪聲水平比A380高三到四倍,這一結果是得到數個機場監測數據證明了的。事實上,A380在可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一直保持最安靜的遠程飛機的地位。
執飛國內和周邊區域航線的排頭兵——A320
自從1995年川航引進中國首架A320以來, A320系列飛機以其高可靠性、低運營成本和高舒適性的特點受到中國各類航企和乘客的普遍歡迎,是他們執飛國內和周邊區域航線的排頭兵,其機隊規模得以迅速增長。目前中國國內航空公司共運營著1200多架A320系列飛機,占據同級別飛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客戶和用戶涉及傳統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包機公司、航空租賃公司等眾多領域。
另一方面,目前超過90%往返于西藏的航班都由空客飛機執飛,其中大部分都是A319飛機。一直以來, A319飛機都有著“高原雄鷹”、“高原王子”的美譽。自從2001年在西藏成功進行了驗證飛行以后,A319飛機便成為多家航空公司往返西藏的首選。10多年來,A319優異的高原性能、極高的可靠性不僅讓乘客能夠方便地進出西藏以及其他高原地區,而且在緊急救援、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A320系列飛機也與中國頗具淵源。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自2008年投產以來,總裝線已經成功運營近9年,不僅向中國客戶按時交付了300多架高質量的飛機,同時也為中國航空工業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培養了數以百計的專業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總裝線已正式更名為空客A320系列飛機亞洲總裝線,未來將向亞洲地區的航空公司交付飛機。這不僅是空客在中國的一次進步,更是中國制造業自身實力提升的體現。另外,A320系列飛機身上還體現了諸多中國元素:包括機翼總裝,升降舵、方向舵等關鍵部件的制造等工作都是在中國進行。
從2016年年底開始,A320系列飛機的最新改進機型A320neo系列飛機開始服役中國市場,目前南航共運營著6架A320neo。憑借新型高效發動機、鯊鰭小翼以及其它技術改進,相比現款A320,A320neo能夠降低20%的燃油消耗。目前A320neo系列飛機共獲得來自全球90多家客戶的5000多架確認訂單,牢牢占據同級別飛機市場60%的市場份額。
“面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需求我們能夠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不同的高效產品,從150-240座級的A320系列,250-300座級的A330-800和A330-900,到300-400座級的A350,再到400座級以上的A380,空客將以現代化、具有高度通用性的豐富產品全力支持中國民航發展,助力中國打造與世界級機場群相適應的國家綜合航空樞紐系統。”陳菊明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