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店,重慶土著也不愿分享…
它是重慶人最愛的“蒼蠅館子”
在繁華的解放碑背后的大井巷社區背后一直隱藏著
連本地人來吃都需要熟客帶路
但來過一次的人,都被圈粉了
肥腸雞燜制六步
古代有絕世武功天龍八部,而曉彭肥腸雞的制作工藝,有燜制六步。
第一步是,在生鐵鍋里倒入農村土菜油,燒到90度。讓菜油特有的清香自然溢出。
第二步是,油鍋中倒入子彈頭辣椒、茂汶花椒、大蒜、姜片等,直接爆炒,讓各種麻辣與菜油深度融合。
第三步是,將現殺的雞肉放入油鍋中“收水”,不一會兒,雞肉表面就出現了金黃的鍋巴,空氣中開始彌漫肉香。
第四步是,加入店內秘制醬料,這也不是一般醬料,用豆瓣、豆豉和醪糟等,混合發酵5天,香辣之中帶著一絲酒香味,在高溫中糅合出一股濃郁又有層次的咸香。
第五步是,加入秘制的新鮮肥腸。這肥腸每天從80公里外的長壽長江邊專車運送過來的。每天清晨4點,生豬屠宰后,新鮮肥腸開始清洗和秘制。
第六步是,生鐵鍋中加入用豬大骨、雞骨架熬制了4小時的高湯,咸香中又增添了鮮味。
小院子里的重慶味道
曉彭肥腸雞是一家標準的家庭式餐館,開在繁華的重慶解放碑,靠近臨江路北街老小區——大井巷的一樓,沒有富麗堂皇的裝潢,充滿了老重慶的生活氣息。
店很小,里面只有兩間屋子,連炒雞、燜雞都擺在了院子里。老板說:“這才是真正的開敞廚房,我怎么炒雞的,怎么放料的,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讓很多人貪念的不僅僅是曉彭的肥腸雞,也貪念這個繁華都市中,難得一見的社區小院子。
一位詩人躺在曉彭肥腸雞的小院子里,獨自發出關于夏天、院子、童年的感嘆。
他寫詩說:
從前的夏天沒有空調,卻也沒那么熱
一把蒲扇、一張竹床,
家中小院藤架繁茂,通風清涼,
如此就能過一個夏天,
而現今住在高樓,艷陽焦烤,
恨不得廁所也裝個空調,
讓人不由地懷念從前。
曉彭肥腸雞的小院子里,有遮天蔽日的大樹,有老人活動的健身器材,有久遠的石頭桌椅,有奔跑嬉戲的孩童。
夾雜著濃郁的曉彭肥腸雞的味道,這里才是重慶的味道。
每天只賣99鍋的肥腸雞
曉彭肥腸雞的老板一家人就住在店附近的樓上,他們的生活也與這家店緊緊的連在一起。
曉彭師傅也是特別注意衛生和貨真價實,店內的大菜小菜都是親力親為,服務員們也是特別親切,在這里真的感覺就像在家里吃飯一樣。
除了肥腸每天由長壽秘制好了后,專車發送過來外,其他的菜品大多是老板親自到市場購買的。
曉彭肥腸雞最大的特點是新鮮,肥腸新鮮、雞也是當天宰殺的新鮮貨、各種菜也是當天買進。
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老板每天只賣99鍋肥腸雞。
“因為每天都是定量了的,才能保證新鮮。”老板說。
門口掛著一塊牌子:“為保證食材新鮮,每天只賣99鍋,多賣一鍋怕我驕傲!”
這種對成長和欲望的克制,讓人肅然起敬。
4、獨特味道適合更多人吃
“你有九只鳥,不如做一次鴕鳥。” 曉彭肥腸雞的師傅口直心快。
曉彭肥腸雞只有一個味型——麻辣味,又夾雜著清新的藤椒香味。能形成獨特的記憶。
問到為什么不多搞幾個味道。師傅淡淡一笑:“只為喜歡的有緣人服務。”
這種有藤椒清香的麻辣味道在重慶很少有,所以很多人吃了第一次都要來第二次。正是因為味道比較清新,所以很多不那么嗜辣的外地朋友也能接受。國慶期間,一群廣東的朋友直接整了三個大鍋。
曉彭肥腸雞分大小鍋,無論是大鍋還是小鍋,里面除了肥腸和雞肉之外,都適當配有部分小菜,比如面塊、芋頭等。
這樣有了足夠的俏頭支撐,既能吃肉,又能吃到更多的品種。
請特別關注曉彭肥腸雞的肥腸,品質是真的好。
“那些冰凍的肥腸,煮熟了都起皺紋,你看我們的肥腸每一塊都很光滑。”師傅說。
事實的確如此,曉彭肥腸雞的肥腸肉質厚實,外層柔嫩,內部又有一絲韌性,更有層次感!肥腸的油脂薄一些,口感更清新,軟嫩到牙齒都要顫抖!
用餐小貼士:
1、鍋底有大小鍋可以選擇,3人以下小鍋就合適了。
2、因為是一鍋煮熟,建議點菜之前把肥腸、雞肉等加足,上桌之后不加菜,主要是怕加的菜不入味,砸了牌子。
3、店比較小,大家主要坐院子里吃雞,米飯、咸菜大都自助。
4、因為店內生意特別好,來晚了雞就基本賣完了,社區店,一般營業到晚上9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