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表示,中檔酒店真正發力始于2013年前后。在2013年之前,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中檔酒店一直處于“默默無聞”的階段,酒店市場呈現出高端星級酒店與經濟型酒店平分天下的局勢。就連國內中檔市場的締造者,中檔酒店第一品牌——維也納酒店,也是在2014年時才宣布百城千店、千城萬店的擴張計劃,在這兩年以每年新開100-200家分店的速度讓版圖迅速得以擴大。并且,維也納酒店方面表示,就從今年開始,擴張速度還將近一步提升,或以每年新300家的速度繼續發力。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從2013年開始,中檔酒店市場持續升溫,經濟型酒店轉型中檔酒店,星級酒店放棄評星,各路投資力量集結于此,酒店市場也由當初的啞鈴式發展至今天的橄欖球式。那么,就中檔酒店市場而言,又是哪些因素讓它用短短三年的時間成功突圍的呢?
政策走向
對于中檔酒店的升溫,國家政策功不可沒。隨著“國五條”、“國八條”的出臺,對于公務消費的明確規定猶如向高端酒店潑了一盆冷水,星級酒店市場被迫冷卻,卻為中檔酒店帶來了發展新契機。并且,中檔酒店的定位剛好符合政策下的公務消費需求,這無疑對于中檔酒店市場是一重大利好因素。
另外,在政策方面,比提倡廉政消費更早的還有國家對于假日消費的支持。法定節假日帶熱的絕對不僅僅是旅游業,酒店業也在其中嘗到了甜頭。
社會消費
公差消費、旅游消費,這是酒店業的兩大消費主體。公差消費傾向于商務、實用以及具備一定檔次,這剛好也與中檔酒店的發展觀不謀而合。維也納酒店,便將自己定位于精品商務酒店,以入住體驗為基礎,維也納酒店一直在追求商務配套的完善,從24小時無人值守的商務中心到中小視頻會議系統,從酒店的信息安全標準到一些酒店特設的咖啡廳,都旨在為商務人士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服務。旅游消費,其中以家庭旅游消費為重,近幾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越來越趨于理性,少了當年一味追求奢華,“擺譜”的心理,多了真正追求品質服務的需求。那么,像維也納酒店這樣“五星體驗、二星消費”的“輕五星”型中端酒店必將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自身優勢
中檔酒店,說白了就是介于高檔酒店與經濟型酒店中間的存在,避開高檔酒店“不接地氣”的奢華與高昂的價格,又能夠提供遠高于經濟型酒店的服務品質。性價比,就是中檔酒店的最大優勢。就如維也納酒店的“輕五星”概念一樣,引進五星級酒店的核心服務而避開五星級酒店華而不實部分,從而形成維也納酒店獨具特色的“輕五星”模式,為維也納酒店贏得了不俗的口碑。
品牌概念
與經濟型酒店和高檔酒店市場稍有不同,中檔酒店市場的“起點”甚高。無論是積累了二十余年經驗智慧的維也納酒店,還是處于酒店業其他領域的成熟品牌,處于起步期的中檔酒店市場吸引的是一眾酒店業“大咖”,無論是新晉成員還是像維也納這樣的老牌酒店,都處處閃現著實力品牌的光輝,這樣的中檔酒店市場,勢必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