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邁點網舉行的“2015年度酒店業最具影響力品牌頒獎盛典”上,維也納酒店集團代表在分享環節向大家展示了一組數據:“從貴士移動2016年春季APP實力榜的數據來看,維也納酒店服務APP的月活躍用戶數量上排名第三,月活用戶近50萬;在維也納酒店的統計數據中,維也納微信端的月活用戶接近120萬;來自自有移動客戶端、微信服務號平臺系統的業務量超過4成,來自OTA的業務量減少至不到3%。”
其實,從維也納給出的的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酒店業的兩大預訂預勢:
線下走向線上的必然
就在今年年初,維也納酒店集團與錦江集團“聯姻”,維也納酒店超過6000萬的會員用戶加上錦江的會員,會員數量隨即突破1.2億。為了更好的服務于這1.2億的會員用戶,維也納與錦江共同開發一個中央預訂系統,這個擁有國內占行業最大的會員數據庫的系統與中央預訂平臺一起,上演了一出從線下轉向線上的大戲。中央預訂平臺+移動客戶端APP+微信平臺服務號,維也納酒店通過完善的平臺預訂系統實現了用戶預訂習慣從線下至線上的有效轉換。
而總體數據也顯示出,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人已經習慣于或是未來意向通過線上平臺預訂酒店,并且,其中,60%以上的用戶會通過APP,或是微信服務號等平臺實現推遲checkout,這意味著,在國內,如同人們的購物習慣這幾年正在瘋狂地從線下轉往線上一樣,酒店的預訂習慣也正在發正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OTA“收回”預訂權
在2010年至2013、2014年前,針對休閑旅游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預訂酒店時人們通常會去OTA網站進行對比查詢,甚至,很多網友還會瀏覽多家網站,其中,用戶對于酒店的評論是他們選擇酒店的重要依據。所以,在那一段時間內,各個連鎖酒店品牌都很重視對于OTA業務板塊的經營。
然而,時過境遷,當對于酒店品牌來說更易于宣傳自我,對于用戶來說預訂更便捷的移動客戶端、微信服務號大行其道之后,OTA的預訂業務所占的權重越來越低,維也納酒店不到3%的預訂量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甚至,有些酒店品牌已經開始退出OTA的舞臺。說是酒店品牌收回房間預訂權也好,是用戶的預訂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罷,OTA或是OTA上的用戶評論對于酒店的影響正在慢慢變小,甚至,對于某些品牌來說,它正在消失。
正因如此,我們看到,近兩年各大連鎖品牌都在積極打造自有平臺,雖然像維也納酒店這樣的中央預訂系統、移動客戶端APP、微信服務號三管齊下的并不多見,但是,再不濟也多有微信服務號支撐。而事實上,酒店品牌打造完善的自有平臺,也是提高客戶滿意度的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