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旅游網訊 通訊員 莫家光)“中華上下人才輩出,夜郎古今風光奇異”。7月17日,是江南大地最近一個月來難得的晴朗天氣,也是風流才子外出會友和采風創作的美好日子。
當天上午,長期深耕宣傳文化和文學藝術的莫雄亮等文人墨客,在荔波詩詞楹聯學會覃建能會長的邀請下,陪同來自五湖四海的詩友李瑞利、黃曉曼、唐一笑和著名書法家韋舉、楹聯大家韋祖剛等一行,驅車前往聞名四海的位于黔桂交匯處的鄉村文化景區聯山灣。
清晨8點過,離開還穿著婚紗的樟江后西行,伴隨著冉冉升起的太陽,穿過漫無邊際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不久后就看到了同樣還霧氣彌漫的淇江,順流而下10多分鐘,便來到了目的地——聯山灣景區。
寬闊的聯山灣一面是虎踞龍盤,一面是村環田繞。她平靜得像一面巨大的鏡子,鏡子倒映著頭頂上的藍天白云,以及兩岸上的青山楊柳,大家直呼:“簡直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國畫,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畫面了。”
在這難得的景致中,華夏詩協、夜郎書協、中華詩詞學會散曲工作委員會、中國楹聯學會對聯研究院、貴州省黔人散曲研究會、貴州詩聯文化網、貴州易學研究會、貴州神麒文學藝術研究開發中心、貴陽市烏當區詩詞楹聯學會等文友們豪放至極。
隨著船上乘客軀體的搖擺和有意夸張的動作,竹筏小舟興致勃勃地在波光粼粼的灣面上徐徐前行。也許興之所至,船行僅片刻,船上的人們便按捺不住,或挽起袖子揮毫潑墨,或觸景生情吟詩賦詞,或手牽美女推杯換盞,使得延綿好幾里遠的灣水上空墨香漂蕩、文風繚繞、酒氣熏天……
“山彎彎,水灣灣,好山好水聯山灣……”跟隨水浪不斷舞動的游船,在聯山灣“灣長”韋開典和姚方益先生所作的布依歌曲的旋律中或順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不過,無論游船境遇如何,船上人的憧憬始終不渝,比如“從沒喝過這么多的酒”的黃曉曼女士,面對前方隱隱約約的板潭秀麗“珠峰”,感嘆不已:這不叫青山什么叫青山?這不叫秀水什么秀水?
漣漪朵朵,灣水溋溋。大家之所以像晨崧老先生那樣對她如此執著、如此眷顧,人民畫報社劉秀蘭的“借問碧水何處有,牧童遙指聯山灣”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側面的答案。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難怪著名作家姜佩君、李智紅、何彬、付勇等爭相給聯山灣作形象代言或文學顧問。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一個景區漂亮不漂亮,文人說多了她就漂亮;一個景區聞名不聞名,文人寫多了她就聞名。因此,上得岸來,進入農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莫雄亮先生特意交待在荔波機關就職的聯山灣另一位鄉親韋吉定:一定要把文人的墨寶收集好、整理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