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旅游網(wǎng)訊 陳魯寧 文/圖
導語:北海城市之根在哪兒?去老街,就盡悉知曉啦!
長長的騎樓、拖籠門、中頂鋪、前店后居的騎樓建筑格局。一條老街,連著一片片街坊,充滿嶺南與歐陸風情建筑的遺風。
喧鬧的酒吧歌坊、舞龍、舞獅、老電影、粵劇呈現(xiàn)出的疊彩繽紛,傳統(tǒng)的文化,已似大榕樹垂須深深扎了根。北海老街,洗褪百年鉛華,宛若一切仍滯留在上個世紀的歲月里。
歲月彌久的私塾、新式學校、中西合璧的教堂、一處處民間興辦的主體博物館,讓濃濃書香,點點浸透著老街兩側(cè)的騎樓。步入老街,歷史仍舊新鮮如初,可讀可看,充滿活色生香,猶如一幅仍在演繹不斷滄桑歷史的畫卷。
當然,還有咖啡、涼茶、龜苓膏、西鳳梨汁、芒果汁、沙蟹汁、疍家海鮮、炸蝦餅、海鮮粥,林林總總各色風味小吃,一宿到曉,真是吃貨們久畔尋覓的一方福地啊……
北海下機后,離開珠蚌造型的機場,一路駛向市區(qū)中,北海給人的印象,除了其半島獨享的清新海風,就是滿目翠綠,鮮花繽紛的街道。當?shù)厝苏f,市區(qū)主要植有4種樹,椰樹、榕樹、龍眼樹和發(fā)財樹。
環(huán)繞半島的海岸線,全長500多公里,有多處天然港灣,北海港歷史最悠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北海人大多祖輩來自中原,緣海而生、伴海而興。這座邊城,從誕生起,就更多以濱海集“市”揭開了它的生活篇章,鼎盛期,北海竟成了華南一大商埠,舊街道兩旁商號林立,寸土寸金,彰顯繁華的本色
老城區(qū)毗鄰外沙島,從西北面海灣,朝東南延伸,其中西靖街、中山路、沙脊街、珠海路,幾乎每一條都在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歷史延伸中,匯集于這座城市之根--- 一個叫“老街”的地方。
老街內(nèi)外,南北縱橫交叉著西靖街、大興街、升平街、東安街、東華街、東泰街。它始建于1883年,是一條長不到兩千米,寬約十來米的街道。 沿街遍布著英國、法國、德國領(lǐng)事館舊址,德國森寶洋行和天主教堂女修院舊址等百年建筑,建筑結(jié)構(gòu)多為卷拱結(jié)構(gòu),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墻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如今雖鉛華洗盡,仍為北海曾有過繁華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憶。街上的店鋪,都刻有自家的徽記,如“陳榮和”、“潘德祥”老字號等藥堂、酒肆。你可以從一個個斑駁殘缺的老字號招牌逐漸褪色的字跡,尋找到老街昔日輝煌的痕跡。
旅人一行,就這么好奇地與眾多游人,穿過豎有鑲嵌 “升平街”三個楷書大字石匾牌坊的門樓,踏上了老街蹭得锃亮的石板路。
騎樓拱廊,是老街獨有的建筑,有幾分像法國濱海城市的馬賽,或是葡萄牙里斯本的海邊建筑。每一幢騎樓上都豎著老宅,就像一塊隨意鑲嵌的拼圖。走近看,又有點恰似英倫的Town House,狹窄的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下段為約寬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為樓層、上段挑出檐口或山花。沿街一面的窗臺以下或檐口窗楣處,大多的裝飾,除法式巴洛克風格的花紋或淺浮雕,還夾雜著希臘古羅馬的撐柱、卷曲花紋,南洋拱廊建筑元素外,更多的則固守中式墻體,一抹水的清磚,細小的彩色玻璃拼出長方形格窗,柔和的拱形挑檐屋頂,透出嶺南的嫵媚華麗。
老街大多墻面門窗,斑駁破損,基本由灰、黃、黑三色調(diào)構(gòu)成。騎樓上方,尋常人家狹長的百葉窗外,任憑鮮艷欲滴的三角梅在藤蔓中綻放,窗臺上下盆景栽滿垂掛的五色花朵,讓旅人覺得格外真實淳樸。騎樓下,讓人遮風擋雨躲避烈日的石板路,高高低低早已讓歲月磨得錚亮,沖破了單門獨戶的束縛,家家戶戶緊密相連,既有各家閑適空間,又有鄰里相伴,溫馨無比。長長的拱形廊道內(nèi)側(cè),清潔整齊擺放著色彩紛呈的果蔬鋪子、經(jīng)營沙蟲、蝦米、魷魚干的海貨店、專門兜售給游客的紀念品商鋪店鋪鱗次櫛比。
老街空氣中,永遠彌散著一種燒烤小店誘人的海鮮混雜著沿街咖啡館傳出的醉人香味。街旁,還有百年臭豆腐、烤生蠔扇貝擼串、北海炸蝦餅、各種河粉炒粉水魚,新鮮的沙蟹汁等小吃。坐在小凳上閑聊的人群,逛街尋覓購物的游人,騎樓上的老阿婆,悠閑地抱著小孫子無比親熱,年輕母親推著嬰兒車中的漂亮寶貝,透出紅撲撲的臉頰,閑居于此的百姓,寧靜安詳?shù)纳睿环钌陌雿u街民的浮世繪景象,讓人難免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一路溜達下去,刻有歷史印記的古建筑,有東安馬頭、基督教禮拜堂、三皇廟、丸一藥房、街渡口、治安告示碑、搖水井、永濟隆、雙水井、單水井、北海海關(guān)大樓舊址、大清郵政北海分局、宜仙樓、電報局舊址、房產(chǎn)界碑等。從空間、視覺藝術(shù)上看,連綿不絕的老街騎樓,即可遮風擋雨,又開闊實用,獨具嶺南特色,令人目不暇接,真可謂“建筑風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難怪著名作家舒乙來此后,稱其為一條國寶級老街。眾多中外歷史學和建筑學家則視其為中國南方一部厚厚的“近現(xiàn)代建筑年鑒”!
最讓人難以想象到的是,北海人特別敬重歷史文化的存留。老街的北海文化博物館,北海坭興陶館、北海明清木雕館、北海水彩畫館等展館等一一濃縮了北海老城歷史文化的各方面精華,展示了獨具魅力的老城文化底蘊,讓旅人得以從歷史脈絡中,了解老城的歷史遺存,讀懂了這座凝聚中西文化的濱海古城。
入夜后,我們再次悠閑漫步去了老街。此刻,淡淡海腥味的空氣似乎被海風吹散開去。十分開放的咖啡館、酒吧內(nèi)外,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扎堆著不少中外背包客,柔和悅耳的爵士音樂和RIPRAP曲調(diào),散發(fā)出的荷爾蒙氣息,更讓人覺得老街其實并不老,骨子里還流淌著青春活力。
騎樓上的居民,吃完飯后聚在拱門下一起聊天、打牌。門外躺椅上,老人搖著蒲扇,哼著玲瓏委婉的粵曲小調(diào),或是“開海拜廟”、“咸水歌”、“東海歌”、“西海歌”這些老北海人捕魚拉網(wǎng)的小調(diào),讓人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懷舊情愫,夾雜著憧憬中美好漁海生活的未來......
臨別時,望著老街沉浸在海風柔和多情的夜晚里,著實令人神往和眷戀。滿天星斗下的北海老街,讓我不由想想起:河西走廊上張掖小城、晉中的平遙古城、大理洱海邊的雙廊村、姑蘇同里古鎮(zhèn)的那些一個又一個夜晚,仿佛歷史積淀的夜色月光,總會帶給旅人更多的美好情緣。北海之夜,守著大海,既是熱鬧的,也是安靜的。它是一首由海鮮、星光、海浪交織在一起的美妙旋律。北海人,從古到今,就一直在這樣美妙的旋律中繁衍生息……。
旅行tips:
航空:北京、上海、西安、廣州等主要城市均開通往返北海福成機場的航班。機場距市區(qū)約30分鐘車程,機場巴士單程10元,火車:北海火車站位于市中心北京路上,交通便利,火車票基本上隨到隨買。
公路:北海的公路四通八達,多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從北海到南寧全程206公里,到桂林630公里,到湛江160多公里,所以,自駕車游北海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公交:北海的公交汽車干凈舒適,不擁擠、不堵車,但線路較少,共15條線路,票價一般為1或1.5元,無人售票車2元。乘公交游北海,坐3路車是最好的,可到達北部灣廣場、汽車總站、國際客運碼頭、海灘公園、銀灘等主要景點和地區(qū)。
特產(chǎn):來老街,最值得購買的是當?shù)靥禺a(chǎn)沙蟲,具有極好的滋補身體功效。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