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jì)旅游網(wǎng)網(wǎng)訊 “帶我去到一個地方,和現(xiàn)在不一樣,為你推開了一扇窗,感覺風(fēng)和陽光……"是個女童唱的歌,隨之吟唱的無伴奏和聲如同天籟:”再唱一首清新的歌,歌聲飛到遠(yuǎn)方,重新再許一個愿望,來和我一起唱~~”
畫面中,三、五個孩子沿著高低錯落的白粉墻歡快地奔跑。田間小路上,一群騎車的頑皮男孩急遽地掠過,撒下一路清脆的鈴聲;金黃的油菜花隨風(fēng)翩舞,艷麗的紙鷂在深灰的窄巷上空飄蕩…..這是安徽衛(wèi)視的宣傳片,畫面中唯美到極致的一切,皆取材于皖南太平湖畔。
幾千萬年了,黃山還是黃山。太平湖還是太平湖。她就像前一天晚上旅人們看過的徽韻(展示古徽州歷史風(fēng)情的大型歌舞),一山一水,相互守望,終日望穿秋水,而不得一見。登上黃山之巔,極目望去,才可以穿過云霞,望見“太平”的秀美清波。
我們離開古徽州的最后一站,就是太平湖。初春時節(jié)的田野,農(nóng)夫扶犁,驅(qū)趕著水牛辛勤耕作,三三兩兩的村婦,彎著腰在水田間插秧。遠(yuǎn)處平緩的小丘上,青磚村舍,從繁花落盡的桃林深處露出屋角,湖面上白鵝野鴨安靜地覓食。這一切,仿佛一幅靜止的田園風(fēng)情畫,印證太平湖與徽州成百上千年的歷史,就是這樣在和煦陽光里,慢悠悠地度過一個個春天……
汽車在公路上盤旋,車窗外蔥蔥蘢蘢,滿眼青翠。一路走,一路便有歡唱的溪流,伴隨左右,山溪明澈,環(huán)珮叮咚地穿掛于錦峰秀嶺之間。一會兒,就到了心儀已久的太平湖。一大片雀藍(lán)色的如鏡水面,就橫陳在層巒疊嶂的懷抱里,夢中讓人縈繞的太平湖,就這樣跳入了眼簾……
我們是一大早來到 “黃山情侶”之湖畔。清晨,第一縷陽光此刻正催促,籠罩在迷蒙水汽中的太平湖快快醒來。不一會,當(dāng)我們登上游船后,太平湖,呈現(xiàn)出如海一般的藍(lán),宛若明鏡,映射在浩瀚天穹下。蕩舟于湖水之上,微風(fēng)拂面,四圍有數(shù)不清的島嶼,數(shù)不清的奇花異草和一排排直聳云天的翠竹。置身于湖上,暖暖的湖風(fēng),撫慰著臉龐,簡直讓人忘記了身邊所有煩憂,一心只去親近這一片湖,試著沉入深邃的湖心綠波世界。
眼望著湖上人家蕩起輕盈的竹筏,劃向湖水深處,船槳擊水的嘩嘩聲,完全被湖面的空寂遼遠(yuǎn)所吸收。船行景異,沿途湖岸綠蔭中,點綴著的民舍山村、粉墻黑瓦、遠(yuǎn)處竹林小徑和層層種滿猴魁的茶園,漂浮出似云似霧的白色水汽,營造出一種桃花源般的清雅寧靜氛圍。
距離太平湖大壩不遠(yuǎn),就是桃花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個見證了李白與汪倫真摯友情的地方,流傳著李白與汪倫交往中的“萬家酒店”,“十里桃花紅”的動人傳說,也留下了傳頌千古的詩句:“桃花流水窨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我們最先泊岸的那個島——龍窯寨。據(jù)說從明清時期,島上就有人開始燒制陶器,但如今只能看到破舊的古龍窯,而且也早已失去功用了。但還是保留了歷經(jīng)滄桑的龍窯的窯口遺址從古龍窯寨上望出去,風(fēng)景絕佳,尤其是站在古瓦、泥墻邊上望出去,平常的湖面一下憑添了幾許滄桑。
沒多久,我們就抵近了猴島。穿過松林,遠(yuǎn)遠(yuǎn)就就看見成群放養(yǎng)于山林間猴子,淘氣可愛,時不時從路旁探出頭來。只要有游客來,就顯得特別興奮,跳上竄下,如有吃的,就一擁而上搶著吃,根本毫無顧忌。同學(xué)們紛紛拿出小食,與猴同樂,仿佛再次穿越時光隧道,又回到了青澀無邪的青年時光里…..
太平灣位于湖中部彎曲處。游船途徑太平湖邊的一片茶田,這里出產(chǎn)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太平猴魁茶了,想想人家用太平湖這么清澈的湖水澆灌出來的茶田,茶葉的品質(zhì)自然不在話下。不遠(yuǎn)處山邊就是猴坑,出產(chǎn)著綠茶中的傳奇——太平猴魁。太平猴魁特有的淡雅蘭花清香,時隱時現(xiàn),伴隨湖風(fēng)拂面而來。太平猴魁茶樹,位于400到800米的高山上,茶園都是一小片一小片分布在山上,階梯狀層層排列,偶能見到背著籮筐的茶農(nóng)的身影穿梭在茶樹中,層疊的茶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fā)著油亮的光澤。太平猴魁采摘時,講究“兩葉包一芽”,別處的茶樹往往只一小朵,據(jù)說猴魁王茶樹上,采摘的葉足有八九厘米長,猴魁王樹上的茶葉制成的太平猴魁,每年都會拍下天價。
太平猴魁昂貴的另一個原因,就在于它保留了古法的手工制作工藝。村民從山上采下的茶,會先撿尖、挑選,只折下兩葉一芽作為原料。另一邊桌上覆著紗網(wǎng),殺青后的葉子被茶工一片片整形后整齊的擺放在紗網(wǎng)上,再用圓木輕輕滾壓。再經(jīng)過三次烘焙,才算制作完成。此時,猴魁獨特的形態(tài)也得以保留,每一道工序?qū)Σ韫さ募妓囈蠖挤浅8撸盍朔趾粒锟奈兜辣銜a(chǎn)生影響。八個茶工做一斤成品出來一般需要四個小時,凝聚其中的手工勞作辛苦不已。
回到船上,當(dāng)?shù)卮蛘f,這里曾發(fā)現(xiàn)距今7500萬年的白惡紀(jì)恐龍蛋化石和新石器時代的眾家山遺址,湖底至今還藏著千年古城——廣陽城、“三里秦淮”——龍門街等一大批文物古跡。當(dāng)年因為修建新安江水庫和陳村水庫(總面積88平方公里,東西長48公里,南北最寬處6公里,平均水深40米),許多古城、古街、古村落,都被淹沒在煙波浩渺之下。
歷史記載,最廣闊處的明鏡地段水下,有一座廣陽古城。古城始建于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原名陵陽,是陵陽縣治所在地。除南宋短期變更外,廣陽古城作為縣治的歷史,足足長達(dá)2000多年。
廣陽古城物產(chǎn)富饒,水陸交通便利,自古就是皖南的魚米之鄉(xiāng),曾有“小秦淮”之稱。到明代有5座磚砌城樓,東、西城門各設(shè)一座水關(guān);清乾隆二十九年時丈量,城高一丈六尺、厚三尺,周長三里多;民國時,城區(qū)面積近一平方公里,到解放前夕仍存有文廟、五昌廟、城隍廟、城樓、古塔、祠堂等明清古建筑。
距廣陽古城不遠(yuǎn),是龍門古鎮(zhèn)。明清時期,廣陽和龍門一帶是黃金水道和商埠碼頭,舟船如梭、商賈云集。李白曾到過龍門渡,在《別韋少府五言》及《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等詩篇中,對龍門、東亭、陵陽大加稱贊。顯然,我們是無法深入去探究深沉無底的太平湖水下,還有多少不為知曉的故事,沒有能被歷史記載完全。興許,也只有耐心等待,哪一天,人們通過考古發(fā)掘,才可能把神秘的故事,一一道盡!
整個太平湖給人的感覺就是那么的安寧、祥和、溫馨而又靜謐。太平湖,與近鄰的千島湖十分相像,水是同樣那么的清,那么的透,那么的藍(lán),那么的綠,真有幾分“東方日內(nèi)瓦”的韻味。我們一行幾十位半老同窗,泛舟太平湖上,仍憑陣陣湖風(fēng),吹上鬢邊已漸花白的兩鬢,面對眼前一山一水透澈的秀美,早已忘卻大都市繁雜的生活,車水馬龍的喧囂,心底里有一種共同聲音,不停在呼喚,讓我們就這么一直漂浮在秀美的太平湖上吧!生命,只有完全融入了原生態(tài)的大自然,靈魂才真正得到了無限審美的升華……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我愿變成一棵樹,站成永恒。
旅行Tips:
太平湖,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境內(nèi),又名陳村水庫,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距黃山風(fēng)景區(qū)30公里,離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20公里,是安徽省實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支撐點。被譽為“黃山情侶”、“中華翡翠”、“世界明珠”、“東方日內(nèi)瓦湖”。
景區(qū)景點:太平湖的精華景區(qū),有鹿島、猴島、蛇島、鱷魚池、黃金島等景點。
交通:太平湖區(qū)位優(yōu)勢顯著,南依黃山,北鄰九華山,G3京臺高速穿境而行,連接徽杭高速、沿江高速,距離合肥新橋機場2.5小時,距離杭州蕭山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分別為3小時和4小時車程。
門票:太平湖門票旺季55元/人,淡季35元/人。